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材料论文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间接拉伸试验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3 存在问题第15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5-18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技术路线第16-18页
第二章 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间接拉伸试验第18-27页
    2.1 回收料第18-19页
        2.1.1 旧料回收及处理方法第18页
        2.1.2 RAP含水率第18页
        2.1.3 RAP矿料级配第18-19页
        2.1.4 旧沥青第19页
        2.1.5 旧集料第19页
    2.2 新沥青及新集料性能第19-21页
        2.2.1 新沥青第19-20页
        2.2.2 新集料与矿粉第20-21页
    2.3 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与间接拉伸试验第21-26页
        2.3.1 级配设计第21-22页
        2.3.2 再生剂与新沥青用量确定第22页
        2.3.3 最佳沥青用量第22-24页
        2.3.4 间接拉伸试验第24-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再生沥青混合料二维图像处理第27-34页
    3.1 新集料预处理以及试件切割第27-28页
    3.2 图像采集第28页
    3.3 图像处理过程第28-33页
        3.3.1 图像均衡第29-30页
        3.3.2 图像平滑锐化第30-31页
        3.3.3 边缘检测第31-32页
        3.3.4 图像分割第32页
        3.3.5 图像二值化第32-33页
    3.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再生沥青混合料体视学分析第34-54页
    4.1 体视学方法简介第34-35页
        4.1.1 体视学基本假设第34页
        4.1.2 体视学基本关系第34-35页
        4.1.3 体视学测量原理第35页
    4.2 再生沥青混合料二维数字试件级配第35-40页
        4.2.1 集料二维尺寸确定第35-36页
        4.2.2 建立概率公式第36-37页
        4.2.3 集料二维尺寸分布第37-38页
        4.2.4 修正系数求解第38-40页
    4.3 再生沥青混合料试样均匀性第40-53页
        4.3.1 试样横向均匀性第40-45页
        4.3.2 新旧料分布均匀性第45-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再生沥青混合料间接拉伸试验数值模拟第54-79页
    5.1 颗粒流程序PFC第54-57页
        5.1.1 基本元素第54-55页
        5.1.2 基本假设和计算理论第55-57页
    5.2 再生沥青混合料二维细观模型重构第57-63页
        5.2.1 各组分像素点坐标获取第58-59页
        5.2.2 接触本构模型第59-61页
        5.2.3 二维数字模型重构第61-63页
    5.3 离散元模拟参数选择与试验校准第63-71页
        5.3.1 参数校准方法第63-64页
        5.3.2 细观参数选择第64-68页
        5.3.3 再生沥青胶浆性质比选第68-70页
        5.3.4 集料性质比选第70-71页
    5.4 细观力学分析第71-77页
        5.4.1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第72-73页
        5.4.2 速度矢量演化分析第73-75页
        5.4.3 力链演化分析第75-77页
    5.5 本章小结第77-79页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第79-81页
    主要结论第79-80页
    展望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5-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海绵城市视角下关中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