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的创新机制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
内容提要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二、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 | 第8-13页 |
(1) 产业集群概念的界定 | 第8-9页 |
(2) 嵌入性:关系性嵌入与结构性嵌入 | 第9-11页 |
(3) 研究方法: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 | 第11-13页 |
一、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1、新经济社会学的三大理论主张 | 第13-14页 |
2. 新经济社会学的三大核心概念 | 第14-19页 |
(1) 嵌入性 | 第14-15页 |
(2) 社会网络 | 第15页 |
(3) 社会资本 | 第15-16页 |
(4) 概念的内在联系性 | 第16-19页 |
二、全球化条件下产业集群的升级 | 第19-26页 |
(一) 产业集群面临升级压力 | 第19-24页 |
1、集群内部影响因素产生的升级压力 | 第20-21页 |
2、集群外部影响因素产生的升级压力 | 第21-24页 |
(二) 天津滨海新区面临的新挑战 | 第24-26页 |
三、嵌入于社会网络关系的产业集群 | 第26-36页 |
(一) 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的形成 | 第26-28页 |
(二) 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的特征 | 第28-30页 |
1、开放性 | 第28-29页 |
2、互补性 | 第29页 |
3、稳定性 | 第29-30页 |
(三) 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的嵌入性特征 | 第30-31页 |
1、乡土性 | 第30-31页 |
2、扎根性 | 第31页 |
(四) 产业集群社会网络嵌入性的主要内容 | 第31-36页 |
1、文化的嵌入性 | 第32-33页 |
2、集群模式的嵌入性 | 第33-34页 |
3、产业的嵌入性 | 第34页 |
4、社会资本的嵌入性 | 第34-36页 |
四、产业集群网络的创新机制的影响因素 | 第36-38页 |
(一) 空间区位因素 | 第36页 |
(二) 社会文化因素 | 第36页 |
(三) 产业组织与经济方面的因素 | 第36-37页 |
(四) 公共机构与组织支撑因素 | 第37-38页 |
五、嵌入性均衡:产业集群网络的创新机制 | 第38-42页 |
(一) 强关系与弱关系的均衡 | 第38-40页 |
1、强关系:产业集群创新协调机制 | 第38页 |
2、弱关系:产业集群内部网络的多元化 | 第38-39页 |
3、强、弱关系的均衡 | 第39-40页 |
(二) 本地化关系与全球化关系的均衡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注释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中文摘要 | 第47-51页 |
ABSTRACT | 第51-56页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