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2-17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2-15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2.3 研究重点及难点 | 第15页 |
1.2.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17-31页 |
2.1 知识和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 | 第17-20页 |
2.1.1 知识的内涵 | 第17-18页 |
2.1.2 知识管理的内涵 | 第18-19页 |
2.1.3 知识管理的研究体系 | 第19-20页 |
2.2 知识管理能力的相关研究 | 第20-22页 |
2.2.1 知识管理能力的内涵及构成 | 第20-21页 |
2.2.2 知识管理能力的评价和提升 | 第21-22页 |
2.3 成熟度模型的相关研究 | 第22-31页 |
2.3.1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 | 第22-25页 |
2.3.2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PMMM) | 第25-27页 |
2.3.3 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KMMM) | 第27-29页 |
2.3.4 成熟度模型国内研究综述 | 第29-31页 |
3 建筑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分析 | 第31-48页 |
3.1 建筑企业的知识和知识管理 | 第31-32页 |
3.1.1 建筑企业的知识 | 第31页 |
3.1.2 建筑企业的知识管理 | 第31-32页 |
3.2 建筑企业知识管理能力内涵的确定 | 第32-41页 |
3.2.1 建筑企业的知识管理过程分析 | 第32-36页 |
3.2.2 建筑企业知识管理的问题及难点 | 第36-40页 |
3.2.3 建筑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内涵 | 第40-41页 |
3.3 建筑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构成要素分析 | 第41-48页 |
3.3.1 建筑企业知识管理的基础支持能力 | 第41-44页 |
3.3.2 建筑企业知识管理的过程能力 | 第44-45页 |
3.3.3 建筑企业知识管理的动态适应能力 | 第45-48页 |
4 建筑企业知识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 | 第48-66页 |
4.1 建筑企业知识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构建 | 第48-52页 |
4.1.1 KMCMM-CE的构成维度 | 第48-49页 |
4.1.2 KMCMM-CE的等级及特征 | 第49-51页 |
4.1.3 KMCMM-CE的关键过程域 | 第51-52页 |
4.2 建筑企业知识管理能力成熟度的指标体系 | 第52-66页 |
4.2.1 KMCMM-CE评价要素的选择 | 第52-55页 |
4.2.2 KMCMM-CE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5-59页 |
4.2.3 KMCMM-CE成熟度等级的界定及级越方法 | 第59-60页 |
4.2.4 KMCMM-CE评价示例 | 第60-66页 |
5 建筑企业知识管理能力成熟度的提升 | 第66-72页 |
5.1 提高知识管理的基础支持能力 | 第66-69页 |
5.2 加强知识管理过程能力的提升 | 第69-70页 |
5.3 提高知识管理对环境变化的感知和适应能力 | 第70-72页 |
6 结论 | 第72-74页 |
6.1 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 第72-73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7-7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