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 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二) 选题研究的现状 | 第9-11页 |
1、对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的研究成果 | 第9-10页 |
2、对历史教科书中相关辅助材料的研究成果 | 第10-11页 |
(三) 文章的结构安排 | 第11-12页 |
一、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结构 | 第12-16页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页 |
(二)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课文系统 | 第12-13页 |
(三)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课文辅助系统 | 第13-16页 |
1、课文辅助系统的概念 | 第13-14页 |
2、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的结构 | 第14页 |
3、课文辅助系统的功能 | 第14-16页 |
二、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下的子系统分析 | 第16-28页 |
(一) 导学系统 | 第16-20页 |
1、全书导学 | 第16-17页 |
2、专题导学 | 第17-19页 |
3、课前提示 | 第19-20页 |
(二) 阐释系统 | 第20-25页 |
1、文字材料系统 | 第20-23页 |
2、图表系统 | 第23-24页 |
3、附录系统 | 第24-25页 |
(三) 巩固系统 | 第25-28页 |
1、课内思考题 | 第25页 |
2、课后练习题 | 第25-27页 |
3、专题学习小结 | 第27页 |
4、模块学习档案 | 第27-28页 |
三、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的利用 | 第28-38页 |
(一) 课文辅助系统的利用情况 | 第28-29页 |
1、教师的使用情况 | 第28-29页 |
2、学生的使用情况 | 第29页 |
(二) 课文辅助资源的利用方法 | 第29-36页 |
1、导学系统的运用 | 第29-32页 |
2、阐释系统的运用 | 第32-35页 |
3、巩固系统的运用 | 第35-36页 |
(三) 课文辅助系统的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 第36-38页 |
1、课文辅助系统的使用应该适度 | 第36页 |
2、课文辅助系统的使用应该适时 | 第36页 |
3、辅助系统的运用应考虑个体的差异性 | 第36-37页 |
4、辅助系统的运用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 第37-38页 |
四、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设计的若干思考 | 第38-52页 |
(一) 课文辅助系统的编写建议 | 第38-40页 |
1、课文辅助系统的数量要适量 | 第38页 |
2、课文辅助系统的编写要有实用性 | 第38-39页 |
3、课文辅助系统的编写遵循合科学性原则 | 第39页 |
4、课文辅助系统的编写要有目的性和逻辑性 | 第39-40页 |
(二) 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的个案举例 | 第40-52页 |
1、设计说明 | 第40页 |
2、具体方案 | 第40-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