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研究的重难点 | 第16-17页 |
1.4.1 研究重点 | 第16页 |
1.4.2 研究难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2.1.1 胜利力模型的定义 | 第17页 |
2.1.2 胜任力素质模型的主要特征 | 第17-18页 |
2.2 基础理论 | 第18-22页 |
2.2.1 冰山模型理论 | 第18-19页 |
2.2.2 洋葱模型理论 | 第19-22页 |
第3章 安信公司员工招聘现状分析 | 第22-30页 |
3.1 安信公司简介 | 第22-23页 |
3.1.1 安信公司发展现状 | 第22-23页 |
3.1.2 安信公司员工岗位特征 | 第23页 |
3.1.3 安信公司员工岗位类型 | 第23页 |
3.2 安信公司招聘体系现状分析 | 第23-27页 |
3.2.1 安信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 第24-26页 |
3.2.2 招聘组织体系 | 第26页 |
3.2.3 招聘制度体系 | 第26-27页 |
3.2.4 招聘运行体系 | 第27页 |
3.3 安信公司员工招聘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7-30页 |
3.3.1 招聘前期缺乏中长期战略人力资源规划 | 第27-28页 |
3.3.2 招聘需求分析未能基于胜任力视角 | 第28页 |
3.3.3 招聘中缺乏明确的招聘标准 | 第28页 |
3.3.4 招聘中筛选手段的科学性不够 | 第28-29页 |
3.3.5 招聘后缺乏效果评估 | 第29-30页 |
第4章 安信公司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 第30-39页 |
4.1 构建胜任力模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30-31页 |
4.1.1 安信公司构建胜任力模型之必要性 | 第30-31页 |
4.1.2 安信公司构建胜任力模型之可行性 | 第31页 |
4.2 员工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 第31-39页 |
4.2.1 安信公司胜任力模型构建的步骤 | 第31-32页 |
4.2.2 准备工作 | 第32页 |
4.2.3 员工招聘胜任力过渡素质模型构建 | 第32-35页 |
4.2.4 修正,提炼胜任能力过渡模型 | 第35-36页 |
4.2.5 验证胜任能力模型 | 第36-38页 |
4.2.6 完成模型 | 第38-39页 |
第5章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员工招聘体系优化方案 | 第39-54页 |
5.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员工招聘体系优化指导思想和原则 | 第39-40页 |
5.1.1 指导思想 | 第39页 |
5.1.2 基本原则 | 第39-40页 |
5.2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员工招聘体系优化设计 | 第40-52页 |
5.2.1 基于胜任力的员工招聘体系优化目标 | 第40-41页 |
5.2.2 基于胜任力的员工招聘优化步骤 | 第41页 |
5.2.3 基于胜任力素质模型的安信员工招聘体系优化 | 第41-49页 |
5.2.4 基于胜任力的评估、反馈体系 | 第49-52页 |
5.3 员工招聘胜任力模型在安信公司实践运用与完善 | 第52-54页 |
5.3.1 安信公司员工招聘胜任力模型的应用分析 | 第52-53页 |
5.3.2 员工招聘机制的完善 | 第53-54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4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4-56页 |
附录一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