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1 现实背景 | 第11页 |
1.1.2 理论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3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6-32页 |
2.1 文献检索情况概述 | 第16-17页 |
2.2 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特征的研究回顾 | 第17-23页 |
2.2.1 研究型大学内涵的研究 | 第17-21页 |
2.2.2 教师胜任特征的研究 | 第21-23页 |
2.3 人力资源管理强度的研究回顾 | 第23-27页 |
2.3.1 人力资源管理强度概念的提出 | 第23-24页 |
2.3.2 人力资源管理强度维度的划分 | 第24-25页 |
2.3.3 人力资源管理强度的作用机制 | 第25-27页 |
2.4 工作绩效的研究回顾 | 第27-30页 |
2.4.1 工作绩效内涵的研究 | 第27-29页 |
2.4.2 工作绩效维度的划分 | 第29-30页 |
2.5 文献评析 | 第30-32页 |
第3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32-38页 |
3.1 研究变量 | 第32-33页 |
3.1.1 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特征 | 第32页 |
3.1.2 研究型大学教师工作绩效 | 第32页 |
3.1.3 人力资源管理强度 | 第32-33页 |
3.2 理论模型 | 第33页 |
3.3 研究假设 | 第33-38页 |
3.3.1 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特征对工作绩效的直接效应 | 第33-35页 |
3.3.2 人力资源管理强度对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特征与工作绩效的调节效应 | 第35-38页 |
第4章 问卷设计 | 第38-56页 |
4.1 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特征量表的设计 | 第38-53页 |
4.1.1 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特征量表的设计思路 | 第38页 |
4.1.2 基于文献分析的胜任特征要素提取 | 第38-42页 |
4.1.3 基于研究型大学特点分析的胜任特征要素提取 | 第42-44页 |
4.1.4 研究型大学教师的行为事件访谈 | 第44-45页 |
4.1.5 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特征量表的初步形成 | 第45-47页 |
4.1.6 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特征量表的项目分析 | 第47-50页 |
4.1.7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50-52页 |
4.1.8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52页 |
4.1.9 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特征因子命名 | 第52-53页 |
4.2 人力资源管理强度量表的设计 | 第53-54页 |
4.3 研究型大学教师工作绩效量表的设计 | 第54-55页 |
4.4 研究问卷的设计 | 第55-56页 |
第5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 第56-82页 |
5.1 数据收集与描述性统计 | 第56-59页 |
5.1.1 数据收集 | 第56页 |
5.1.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6-59页 |
5.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59-65页 |
5.2.1 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特征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60-62页 |
5.2.2 人力资源管理强度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62-64页 |
5.2.3 研究型大学教师工作绩效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64-65页 |
5.3 方差分析 | 第65-67页 |
5.4 相关分析 | 第67-68页 |
5.5 回归分析 | 第68-77页 |
5.5.1 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特征对教师工作绩效的回归分析 | 第69-74页 |
5.5.2 人力资源管理强度的调节效应分析 | 第74-77页 |
5.6 分析讨论与管理启示 | 第77-82页 |
5.6.1 分析讨论 | 第77-79页 |
5.6.2 管理启示 | 第79-82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创新与展望 | 第82-8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82-83页 |
6.2 研究创新 | 第83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附录 | 第94-106页 |
附录1 研究型大学教师访谈提纲 | 第94-95页 |
附录2 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特征的调查问卷 | 第95-99页 |
附录3 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特征、人力资源管理强度和教师工作绩效关系研究的调查问卷 | 第99-10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与论文发表情况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