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学校文化的选择与重构

中文摘要第2-3页
英文摘要第3页
一、绪论第8-14页
    (一) 选题缘由第8-9页
        1. 教育文化研究是当前的热点第8页
        2. 文化建设的研究是待深入研究的课题第8页
        3. 学校文化的选择和重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8-9页
    (二) 已有的研究成果综述第9-10页
        1. 关于文化学的研究第9页
        2. 关于教育文化学研究第9-10页
        3. 关于学校文化的研究第10页
    (三) 学校教育面临的挑战第10-12页
        1. 学校主体文化的冲突第10-11页
        2. 迷茫的文化立场与文化态度第11-12页
    (四) 学校教育的创新之路:文化的选择与重构第12-14页
二、概念的内涵界说第14-20页
    (一) 词语释义第14-17页
        1. 文化第14-15页
        2. 学校文化第15页
        3. 文化选择第15-16页
        4. 文化重构第16-17页
    (二) 内涵的解析第17-18页
        1. 学校文化圈:学校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第17-18页
        2. 亚文化与主文化: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第18页
    (三) 学校文化的构成及结构分析第18-20页
        1. 学生文化、教师文化、课程文化第18页
        2. 学校文化主体结构的分析第18-20页
三、学校文化的选择第20-27页
    (一) 文化选择的逻辑前提第20-23页
        1. 文化哲学视角第20-21页
        2. 系统哲学视角第21-23页
    (二) 学校文化选择的标准第23-25页
        1. 学校的目的:学校教育与文化的功能第23-24页
        2. 学校的价值:学校文化的核心基础第24页
        3. 学校的主体:学校教育与师生的定位第24-25页
    (三) 学校文化选择的目标与方法第25-27页
        1. 目标:学生、教师、课程的文化共同体第25-27页
        2. 方法:抽象扬弃第27页
四、学校文化的重构第27-41页
    (一) 学校文化的选择与重构的关联分析第27-28页
    (二) 学校文化重构的方法论第28-29页
        1. 学校文化重构的策略:学校的文化特色第28页
        2. 学校文化重构的措施:以人为本第28-29页
    (三) 学校主体文化的重构第29-41页
        1. 学生文化的重构第29-32页
            (1) 发扬学生文化主体性第29-30页
            (2) 培养文化判断力第30-31页
            (3) 加强课程适应性第31-32页
        2. 教师文化的重构第32-37页
            (1) 引导者和促进者第32-33页
            (2) 交往者第33-34页
            (3) 理解者第34-35页
            (4) 反思实践者第35-36页
            (5) 合作者第36-37页
        3. 课程文化的重构第37-41页
            (1) 课程目标文化建设第38-39页
            (2) 课程内容文化的建设第39-40页
            (3) 课程实施文化的建设第40页
            (4) 课程评价文化的建设第40-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6页
致谢第46-47页
相关学术论文目录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总经理背景、投资规模与市场绩效--基于国内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
下一篇:壮族民间信仰的历史变迁与当代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