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1-15页 |
1 概念界定及工作方法 | 第15-18页 |
1.1 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1.1.1 隔代教育 | 第15页 |
1.1.2 自我概念 | 第15页 |
1.1.3 理情治疗法 | 第15-16页 |
1.2 工作方法 | 第16-18页 |
1.2.1 个案工作的定义 | 第16页 |
1.2.2 个案工作的基本技巧 | 第16-17页 |
1.2.3 个案工作的目标 | 第17-18页 |
2 大石桥市XX村小学留守儿童厌学行为主要表现及成因 | 第18-23页 |
2.1 留守儿童厌学行为表现形式 | 第18-21页 |
2.1.1 留守儿童旷课率高 | 第18-19页 |
2.1.2 留守儿童作业完成率低 | 第19-20页 |
2.1.3 留守儿童课堂注意力不集中 | 第20页 |
2.1.4 留守儿童参加活动积极性低 | 第20-21页 |
2.2 留守儿童厌学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 第21-23页 |
2.2.1 自我控制力较差 | 第21页 |
2.2.2 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关爱 | 第21页 |
2.2.3 父母对子女学习期望不高 | 第21-22页 |
2.2.4 学校对学生心理方面关注欠缺 | 第22-23页 |
3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学习兴趣提升个案分析 | 第23-27页 |
3.1 留守儿童学习兴趣提升案例背景 | 第23-25页 |
3.1.1 案主基本情况 | 第23页 |
3.1.2 案主社会支持系统基本情况 | 第23-25页 |
3.2 案主的问题诊断及需求评估 | 第25-27页 |
3.2.1 案主的问题诊断 | 第25页 |
3.2.2 案主的需求评估 | 第25-27页 |
4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学习兴趣提升方案实施 | 第27-47页 |
4.1 个案工作服务计划 | 第27-28页 |
4.1.1 个案工作目标 | 第27页 |
4.1.2 个案工作计划书 | 第27-28页 |
4.2 个案工作计划实施 | 第28-44页 |
4.2.1 开始阶段:收集资料与问题判断(1-3 次) | 第29-33页 |
4.2.2 中期阶段:制定目标和学习计划(4-8 次) | 第33-38页 |
4.2.3 后期阶段:成果巩固与评估、结案(9-13次) | 第38-44页 |
4.3 个案工作评估 | 第44-45页 |
4.3.1 专业方法的评估 | 第44页 |
4.3.2 专业治疗模式的应用 | 第44-45页 |
4.3.3 社工的成长 | 第45页 |
4.4 结案 | 第45-47页 |
4.4.1 案主的转变 | 第45-46页 |
4.4.2 个案目标达成 | 第46-47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47-51页 |
5.1 基本结论 | 第47-48页 |
5.2 相关建议 | 第48-51页 |
5.2.1 探索建立“行为—情绪—人本”三位一体治疗模式 | 第48页 |
5.2.2 应用称赞法改善留守儿童自卑心理 | 第48-49页 |
5.2.3 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工作介入优势 | 第49页 |
5.2.4 提升社工专业素质 | 第49-50页 |
5.2.5 整合社区各种资源丰富留守儿童假期生活 | 第50页 |
5.2.6 促进留守儿童家庭成员间沟通 | 第50-51页 |
结束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一 | 第55-56页 |
附录二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