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第16-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3.3 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人力资源成本相关理论综述 | 第19-26页 |
2.1 人力资源成本的概述 | 第19-21页 |
2.1.1 人力资源的概念 | 第19页 |
2.1.2 人力资源成本的内涵 | 第19-20页 |
2.1.3 人力资源成本的分类 | 第20-21页 |
2.1.4 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功能 | 第21页 |
2.2 人力资源成本的构成 | 第21-22页 |
2.3 人力资源成本的评估指标体系 | 第22-25页 |
2.3.1 人力资源成本总量指标 | 第23页 |
2.3.2 人力资源成本结构指标 | 第23页 |
2.3.3 人力资源成本比率型指标 | 第23-24页 |
2.3.4 补充性指标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保定供电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分析 | 第26-36页 |
3.1 保定供电公司概述 | 第26-29页 |
3.1.1 保定供电公司介绍 | 第26页 |
3.1.2 保定供电公司人力资源的概况 | 第26-28页 |
3.1.3 保定供电公司人力资源成本基本构成 | 第28-29页 |
3.2 保定供电公司人力资源成本分析 | 第29-33页 |
3.2.1 人力资源成本中基本工资比例 | 第29-30页 |
3.2.2 人力资源成本的横向对比 | 第30页 |
3.2.3 人力资源工资水平 | 第30-31页 |
3.2.4 经营业绩的增长性 | 第31页 |
3.2.5 人力资源比率指标 | 第31-32页 |
3.2.6 与河北省电力对比 | 第32-33页 |
3.3 保定供电公司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3.3.1 人力资源成本的投入产出意识缺乏 | 第33页 |
3.3.2 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机制的缺乏 | 第33-34页 |
3.3.3 缺乏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风险意识 | 第34页 |
3.3.4 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方法过于死板,缺乏创新性 | 第34-35页 |
3.3.5 企业人力资源招聘培训机制不完善 | 第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保定供电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 第36-42页 |
4.1 人力资源成本的影响因素 | 第36-38页 |
4.1.1 企业因素 | 第36-37页 |
4.1.2 员工因素 | 第37页 |
4.1.3 环境因素 | 第37-38页 |
4.2 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 第38页 |
4.3 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目标 | 第38-40页 |
4.4 保定供电公司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模型 | 第40-41页 |
4.4.1 人力资源成本研究的基本假定 | 第40页 |
4.4.2 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模型 | 第40-4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保定供电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策略 | 第42-56页 |
5.1 保定供电公司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控制改进的相应措施 | 第42-52页 |
5.1.1 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成本预算体系 | 第42-44页 |
5.1.2 规范招聘,降低招聘成本 | 第44-47页 |
5.1.3 降低开发成本—建立更加科学的培训机制 | 第47页 |
5.1.4 降低人力资源使用成本 | 第47-50页 |
5.1.5 降低人力资源保障成本—注重职业安全和员工健康 | 第50页 |
5.1.6 降低人力资源离职成本—提高员工满意度,保持员工的稳定 | 第50-52页 |
5.2 保定供电公司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控制实施的保障 | 第52-54页 |
5.2.1 制度保障 | 第53页 |
5.2.2 组织保障 | 第53页 |
5.2.3 物质保障 | 第53-54页 |
5.2.4 监督保障 | 第54页 |
5.3 保定供电公司人力资源成本控制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54-5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结论 | 第56页 |
6.2 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