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导论 | 第7-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7-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第13-14页 |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 | 第14-15页 |
2 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框架的基础理论 | 第15-30页 |
2.1 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框架的相关概念 | 第15-23页 |
2.1.1 自然资源资产 | 第15-17页 |
2.1.2 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 | 第17-21页 |
2.1.3 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框架 | 第21-23页 |
2.2 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框架要素 | 第23-29页 |
2.2.1 审计目标 | 第23-25页 |
2.2.2 审计主体 | 第25页 |
2.2.3 审计客体 | 第25-28页 |
2.2.4 审计标准 | 第28页 |
2.2.5 审计程序与方法 | 第28页 |
2.2.6 审计报告 | 第28-29页 |
2.3 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框架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 第29-30页 |
3 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标准体系的构建 | 第30-38页 |
3.1 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标准相关概念 | 第30-31页 |
3.1.1 审计标准、审计依据、审计指标概念辨析 | 第30页 |
3.1.2 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标准的概念及特点 | 第30-31页 |
3.2 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标准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31-32页 |
3.2.1 系统性原则 | 第31页 |
3.2.2 明晰性原则 | 第31页 |
3.2.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 第31-32页 |
3.2.4 地域性原则 | 第32页 |
3.2.5 适用性原则 | 第32页 |
3.3 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标准体系构建 | 第32-38页 |
3.3.1 审计标准体系构建的难点 | 第33页 |
3.3.2 审计标准体系构建的方法选择 | 第33-34页 |
3.3.3 审计标准体系的内容探索 | 第34-38页 |
4 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程序与审计方法 | 第38-46页 |
4.1 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程序 | 第38-42页 |
4.1.1 审计计划阶段 | 第38-40页 |
4.1.2 审计实施阶段 | 第40-42页 |
4.1.3 审计完成阶段 | 第42页 |
4.2 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方法 | 第42-46页 |
4.2.1 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的特殊性 | 第42-43页 |
4.2.2 自然资源责任审计方法 | 第43-46页 |
5 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报告 | 第46-54页 |
5.1 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报告的功能定位 | 第46-47页 |
5.2 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报告的模式选择 | 第47-48页 |
5.2.1 审计报告模式的利弊分析 | 第47页 |
5.2.2 审计报告模式的选择 | 第47-48页 |
5.3 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报告的内容 | 第48-54页 |
5.3.1 审计报告具体内容 | 第48-50页 |
5.3.2 审计报告运用——以××市国土资源为例 | 第50-54页 |
6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54-5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4页 |
6.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