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绘画鉴赏对高中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1. 研究问题的背景 | 第10页 |
2. 研究问题的实际意义 | 第10-11页 |
3. 中国现当代绘画与高中美术鉴赏 | 第11-12页 |
(二) 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三) 研究设计 | 第15-17页 |
1.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3. 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一、高中生培养读图能力的必要性 | 第17-19页 |
(一) 读图能力的内涵 | 第17页 |
(二) 读图时代与读图能力 | 第17-19页 |
二、美术鉴赏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 | 第19-27页 |
(一) 视觉感知 | 第19-21页 |
1. 整体感知形、色及构图 | 第19-20页 |
2. 局部感受丰富的视觉形象 | 第20-21页 |
3. 多图欣赏丰富视觉经验 | 第21页 |
(二) 视觉辨识 | 第21-22页 |
1. 背景知识的掌握 | 第21-22页 |
2. 画面内描绘的形象 | 第22页 |
3. 各形象之间的关系 | 第22页 |
(三) 情境转译 | 第22-24页 |
1. 师生相互启发中感知 | 第23页 |
2. 情境创设丰富感觉 | 第23-24页 |
3. 心理上的移情 | 第24页 |
(四) 视觉理解 | 第24-27页 |
1. 对主题的理解 | 第24-25页 |
2. 意境的感知 | 第25页 |
3. 情感升华 | 第25-27页 |
三、教学实践过程设计 | 第27-35页 |
(一) 环节一: 作品的用笔与构图 | 第27-29页 |
1. 现当代绘画的笔法美 | 第27-28页 |
2. 现当代绘画的构图美 | 第28-29页 |
(二) 环节二:辨识画面中的形象 | 第29-30页 |
1. 具象之真 | 第29-30页 |
2. 寓“意”之“象” | 第30页 |
(三) 环节三:风景画中的诗意 | 第30-32页 |
1. 传神写意 | 第30-31页 |
2. 中得心源 | 第31-32页 |
(四) 环节四:画面背后的情感 | 第32-35页 |
1. 小演讲:说一说我的父亲 | 第32-33页 |
2. 《父亲》中的情感体会 | 第33页 |
3. 作业布置:找一找与“父亲”相关的作品作比较 | 第33-35页 |
四、教学效果分析与反思 | 第35-37页 |
(一) 教学效果调查 | 第35页 |
(二) 教学效果反思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附录1 | 第41-42页 |
附录2 | 第42-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