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0-11页 |
(二)现有成果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我国关于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的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2.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关涉的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文献法 | 第15页 |
2.材料法 | 第15页 |
3.示例分析法 | 第15页 |
4.全面梳理与细节阐释法 | 第15-16页 |
一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理论 | 第16-24页 |
(一)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的简介 | 第16-20页 |
1. 语言人类学的三大传统 | 第16-18页 |
2. 帕氏理论的认知系统——认知语言学 | 第18-19页 |
3.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的最终形成 | 第19-20页 |
(二)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的核心概念——意象 | 第20-22页 |
1.意象的定义 | 第20-21页 |
2.意象在帕氏理论中的应用及其反映的特征 | 第21页 |
3.意象和意象图式 | 第21-22页 |
(三)语言、文化和意象 | 第22-24页 |
二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障碍 | 第24-36页 |
(一)文化障碍的定义 | 第24-25页 |
(二)现阶段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障碍 | 第25-31页 |
1.留学生汉语交际中的文化障碍现象 | 第25-27页 |
2.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障碍的分类情况 | 第27页 |
3.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障碍的基本内容 | 第27-31页 |
(三)文化障碍产生的原因 | 第31-36页 |
1.留学生的自身因素 | 第32-33页 |
2.对外汉语教学的因素 | 第33-36页 |
三 帕氏理论对外汉教学中文化障碍的阐释 | 第36-57页 |
(一)阐释对象的选取及缘由 | 第36-37页 |
(二)帕氏意象理论对语音及语法层面文化障碍的阐释 | 第37-44页 |
1.选取古典诗歌作为阐释范例的缘由 | 第37-39页 |
2.古诗词语音层面的文化障碍阐释 | 第39-41页 |
3.古诗词语法层面的文化障碍阐释 | 第41-44页 |
(三)帕氏意象理论对词汇系统文化障碍的阐释 | 第44-54页 |
1.颜色词类:红、白、黄、黑、青 | 第44-49页 |
2.数字词类:一、二、四、六、八、九 | 第49-51页 |
3.植物词类:柳、松、竹、梧桐、桑、菊、莲、桃、杏、梅 | 第51-54页 |
(四)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对克服文化障碍的建议 | 第54-57页 |
1.充分调动感官 | 第54-55页 |
2.提升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敏感度 | 第55页 |
3.提高留学生的自我文化意识 | 第55-56页 |
4.坚持灵活适度的原则 | 第56-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附录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