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1.1.1 课题提出背景 | 第11-12页 |
1.1.2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 第12-13页 |
1.2 课题相关内容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汽车变速器的失效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分析 | 第16-28页 |
2.1 5T136汽车变速器系统组成与功能 | 第17-22页 |
2.1.1 汽车变速器系统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及层次拆分 | 第17-18页 |
2.1.2 汽车变速器系统各档位零件基本情况 | 第18-22页 |
2.2 变速器系统的失效模式、影响分析 | 第22-25页 |
2.2.1 变速器传动系统故障模式 | 第22-24页 |
2.2.2 故障模式等级 | 第24-25页 |
2.2.3 汽车传动系统的FMEA分析 | 第25页 |
2.3 变速器的危害性分析 | 第25-27页 |
2.3.1 风险优先数法 | 第25-27页 |
2.3.2 变速器传动系统危害性定性分析 | 第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汽车变速器传动系统可靠性模型 | 第28-38页 |
3.1 零件与系统层载荷—强度干涉模型 | 第29-31页 |
3.2 考虑各零件强度差异与载荷不确定性的系统可靠性模型 | 第31-34页 |
3.2.1 各零件强度为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 | 第32页 |
3.2.2 各个零件所承受载荷的不确定性问题 | 第32-34页 |
3.3 考虑载荷多次作用及强度退化问题的系统动态可靠性模型 | 第34-36页 |
3.3.1 只考虑载荷多次作用的系统动态可靠性模型 | 第34页 |
3.3.2 考虑强度退化问题的系统动态可靠性模型 | 第34-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4章 5T136变速器零件及系统可靠性分析 | 第38-57页 |
4.1 5T136变速器系统可靠性计算基本过程 | 第38页 |
4.2 5136T变速器传动系统及关键零件所受载荷的基本情况 | 第38-52页 |
4.2.1 系统的输入载荷 | 第38-39页 |
4.2.2 变速器传动系统关键零部件所受载荷分析 | 第39-52页 |
4.3 汽车变速器传动系统初始强度和强度退化情况分析 | 第52-54页 |
4.4 关于可靠度数据的计算 | 第54-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变速器系统可靠性计算软件的开发 | 第57-72页 |
5.1 变速器可靠度计算软件开发环境基本功能简介 | 第57-59页 |
5.2 变速器可靠度Matlab程序设计与实现 | 第59-71页 |
5.2.1 可靠度计算的界面结构设计 | 第59-60页 |
5.2.2 软件的界面设计及参数的输入 | 第60-7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结论 | 第72-73页 |
6.2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80页 |
附录 | 第80-90页 |
附录A 汽车变速器FMEA数据表 | 第80-88页 |
附录B 汽车变速器CA表 | 第88-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