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论文--医疗卫生制度与机构论文--医疗服务制度论文

基于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研究--以山西省11市为例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引言第12-19页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第12页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第12-14页
        1.2.1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2 研究目的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4-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研究方法和框架第15-17页
    1.4 本文的特色和创新第17-19页
2 文献综述第19-25页
    2.1 绩效与政府绩效第19-20页
    2.2 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理论构建第20-23页
        2.2.1 地方政绩评价的概念第20页
        2.2.2 地方政绩评价的基本流程第20-21页
        2.2.3 地方政绩评价的指标设计第21-23页
        2.2.4 地方政绩评价的技术方法第23页
    2.3 我国地方政绩评价现存问题第23-24页
    2.4 小结第24-25页
3 理论概述第25-29页
    3.1 服务型政府的相关理论第25-26页
        3.1.1 服务型政府的相关文件第25页
        3.1.2 服务型政府的含义第25页
        3.1.3 服务型政府的特征第25-26页
    3.2 政府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第26-29页
        3.2.1 政府绩效评价的相关文件第26页
        3.2.2 政府绩效评价的含义第26-27页
        3.2.3 政府绩效评价的目的第27-29页
4 地方政绩评价体系的要素框架第29-34页
    4.1 评价对象:地方政府的定义第29页
    4.2 评价内容:地方政府的职能第29-31页
        4.2.1 政治职能第30页
        4.2.2 经济职能第30-31页
        4.2.3 社会职能第31页
        4.2.4 文化职能第31页
    4.3 评价原则: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第31-32页
    4.4 评价目的:提高政府效率、加速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第32页
    4.5 小结第32-34页
5 地方政绩评价体系的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第34-42页
    5.1 指标选取第34-39页
        5.1.1 文献指标总结第34页
        5.1.2 指标选取原则第34-36页
        5.1.3 指标选取结果第36-39页
    5.2 数据获得与处理第39-42页
        5.2.1 数据获得第40页
        5.2.2 数据处理第40-42页
6 地方政绩评价体系的技术方法与结果分析第42-58页
    6.1 灰色关联分析法第42-44页
        6.1.1 灰色关联度理论介绍第42-44页
        6.1.2 灰色关联分析法测度结果第44页
    6.2 熵值法第44-48页
        6.2.1 熵值法理论介绍第44-45页
        6.2.2 熵值法结果第45-48页
    6.3 基于熵值法的灰色关联分析法第48页
    6.4 关于三种方法的对比分析第48-51页
    6.5 关于地方政府绩效测度结果的分析第51-58页
        6.5.1 总体评价第51-53页
        6.5.2 分项评价第53-58页
7 结论与建议第58-61页
    7.1 关于测度结果的结论第58页
    7.2 地方政府提高政绩的建议第58-59页
    7.3 不足与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3-65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安SL大酒店一线员工流失问题研究
下一篇: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时序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