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第11-14页 |
1.1.1 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 第11页 |
1.1.2 QG公司能源系统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必然性 | 第11-12页 |
1.1.3 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12-14页 |
1.1.4 QG公司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5页 |
1.4 论文框架与内容 | 第15-17页 |
1.4.1 论文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1.4.2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6-17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7-27页 |
2.1 技术创新概述 | 第17-21页 |
2.1.1 技术创新内涵及特征 | 第17-18页 |
2.1.2 技术创新的类型 | 第18-20页 |
2.1.3 技术创新关键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2.2 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概述 | 第21-27页 |
2.2.1 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内涵及特征 | 第21-22页 |
2.2.2 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与传统技术创新主要区别 | 第22-23页 |
2.2.3 钢铁企业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发展状况 | 第23-27页 |
第3章 QG公司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创新的实施背景 | 第27-33页 |
3.1 QG公司概况 | 第27-29页 |
3.1.1 公司简介 | 第27-28页 |
3.1.2 主要设备工艺 | 第28页 |
3.1.3 QG公司节能环保责任履行情况 | 第28-29页 |
3.2 QG公司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引进及项目概况 | 第29-33页 |
3.2.1 QG公司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引进的背景 | 第29-30页 |
3.2.2 QG公司联合循环发电项目概况 | 第30-31页 |
3.2.3 QG公司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特点 | 第31-33页 |
第4章 QG公司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创新过程 | 第33-46页 |
4.1 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在应用初期面临的问题 | 第33-34页 |
4.2 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创新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 第34-40页 |
4.2.1 燃气高效利用解决方案与实施 | 第34-37页 |
4.2.2 机组低成本稳定运行解决方案与实施 | 第37-40页 |
4.3 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创新实施过程控制 | 第40-41页 |
4.3.1 设立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创新组织 | 第40页 |
4.3.2 搭建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创新管理机构 | 第40-41页 |
4.3.3 完善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创新管理体系 | 第41页 |
4.4 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创新效果与反馈 | 第41-46页 |
4.4.1 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创新效果 | 第42-43页 |
4.4.2 创新后环保经济指标对比 | 第43-46页 |
第5章 QG公司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创新因素分析 | 第46-60页 |
5.1 市场环境 | 第46-48页 |
5.1.1 市场绿色需求 | 第46-47页 |
5.1.2 消费者绿色行为意识 | 第47页 |
5.1.3 产品市场竞争 | 第47-48页 |
5.2 绿色制造政策支持 | 第48-49页 |
5.3 循环经济创新环境 | 第49-52页 |
5.3.1 循环经济创新网络体系 | 第49页 |
5.3.2 循环经济创新管理体系 | 第49-51页 |
5.3.3 行业内优秀企业引领 | 第51-52页 |
5.4 循环经济创新能力 | 第52-56页 |
5.4.1 资金支持 | 第52-53页 |
5.4.2 人才资本 | 第53-55页 |
5.4.3 研发激励制度 | 第55-56页 |
5.4.4 风险分担机制 | 第56页 |
5.5 企业发展战略 | 第56-58页 |
5.6 企业创新文化 | 第58-6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3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0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0-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