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文学理论论文

中国古典文艺学“味”范畴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3页
一、汉语“味”成为审美范畴的发展历程第13-23页
 (一) 以味论食第14-15页
 (二) 以味论言第15-16页
 (三) 以味论政第16-18页
 (四) 以味论道第18-20页
 (五) 以味论乐第20-21页
 (六) 以味论文第21-22页
 (七) 以味论诗第22-23页
二、味范畴在古代文论中的美学内涵辨析第23-32页
 (一)“味”作为审美理想的几种概念内涵辨析第23-28页
  1. 滋味第24-25页
  2. 味外之味第25-26页
  3. 至味第26-28页
 (二) “味”作为审美体验活动的典型特征第28-32页
  1. 作为审美体验“味”的对象必须有引起味觉的潜在条件第28-29页
  2. 审美体验的“味”是从有限的形式中探寻上限的内容第29-30页
  3. 作为审美体验“味”的内在心理过程第30-32页
三、汉语“味”成为审判范畴的原因第32-38页
 (一) 隐喻思维是汉语“味”成为审美范畴的本质原因第32-36页
  1. 味觉与美感的相似性是“以味论美”的基础第33-36页
  2. 中国古人直觉感悟式思维为“以味喻美”提供了可能第36页
 (二) 汉语“味”成为审美范畴的历史环境因素第36-38页
结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后记第41-42页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阐释学视角下《傲慢与偏见》汉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以孙致礼的汉译本为例
下一篇:目的论视角下《红楼梦》两英译本中典故翻译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