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作文论文

百年高考作文命题演变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绪论第9-20页
 (一) 研究缘起第9-10页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1. 研究目的第10页
  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三) 文献综述第11-16页
  1. 作文命题研究综述第11-12页
  2. 高考作文命题研究综述第12-16页
 (四) 概念界定第16-17页
  1. 高考作文第16页
  2. 高考作文命题第16-17页
 (五)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 文献研究法第17页
  2. 历史分析法第17页
  3. 比较研究法第17-18页
  4. 数据统计法第18页
 (六) 研究思路第18-20页
  1. 研究思路第18-19页
  2.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第19-20页
一、五四以前:发轫与变革(190——1919)第20-38页
 (一) 高考作文命题的前身——科考作文命题第20-26页
  1. 科考作文命题的演变第20-24页
  2. 科考作文命题的反思第24-26页
 (二) 高考作文命题发轫的思想背景第26-30页
  1. “经世致用”的渗透第27-29页
  2. “中体西用”的迁移第29-30页
 (三) 高考作文命题的艰难发轫第30-33页
  1. 科考作文命题的终结第31-32页
  2. 高考作文命题的发轫第32-33页
 (四) 高考作文命题的现代变革第33-38页
  1. 传统承袭的问题及原因第34-36页
  2. 现代变革的理论与实践第36-38页
二、民国时期:探索与初定(1919——1949)第38-54页
 (一) 高考作文命题现代化探索的思想背景第38-43页
  1. 民主科学精神的盛行第38-40页
  2. 西方教育理论的输入第40-42页
  3. 国语白话文的提倡第42-43页
 (二) 高考作文命题的现代化探索第43-47页
  1. 作文命题的制度建设第43-45页
  2. 作文命题的理论探讨第45-47页
 (三) 高考作文命题的初步定型第47-54页
  1. 命题规范与体制的初步定型第47-49页
  2. 命题形式与内容的初步定型第49-54页
三、改革开放前:波折与断裂(1949——1977)第54-64页
 (一) 高考作文命题发展的思想背景第54-58页
  1. 新民主主义文化范式的确立第54-56页
  2. 新民主主义文艺思想的形成第56页
  3. 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贯彻第56-58页
 (二) 文革前十七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波折(1949-1965)第58-63页
  1. 高考作文命题依据政治意识的凸显第58-59页
  2. 高考作文命题实践政治本位的确立第59-63页
 (三) 文革期间高考作文命题的断裂(1966-1976)第63-64页
四、新时期:回归与发展(1977至今)第64-89页
 (一) 新时期高考作文命题发展的思想背景第64-70页
  1. 文化思想由封闭单一转向多元开放第64-66页
  2. 教育思想由服务政治转向人的发展第66-68页
  3. 写作理论由以文为本转向以人为本第68-70页
 (二) 新世纪以前高考作文命题的社会观照第70-77页
  1. 高考作文命题制度规范趋于科学第70-72页
  2. 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内容贴近实际第72-77页
 (三) 世纪之交至今高考作文命题的人文发展第77-89页
  1. 高考作文命题大纲说明突出以人为本第77-80页
  2. 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内容彰显主体个性第80-89页
五、百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反思与展望第89-102页
 (一) 百年高考作文命题演变的历史反思第89-97页
  1. 高考作文命题与语文教育思潮的内在联系第89-91页
  2. 高考作文命题与时代思想文明的深度互动第91-94页
  3. 高考作文命题对中学写作教学的理性启示第94-97页
 (二) 未来高考作文命题趋势的发展前瞻第97-102页
  1. 客观认识高考作文命题的价值功能第98页
  2. 科学把握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原则第98-99页
  3. 有效落实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策略第99-102页
结语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10页
附录1 1995——2004年高考考试说明“写作”变动汇总第110-11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2-113页
致谢第113-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农村初中学生学习力提升的小组合作课堂的实践探索
下一篇:数学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科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