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呼伦贝尔学院为例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三、研究的对象 | 第10页 |
四、相关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六、研究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内蒙古高校民族声乐发展概况 | 第12-17页 |
一、内蒙古地区民族声乐 | 第12-14页 |
二、内蒙古各高校民族声乐发展概况 | 第14-17页 |
(一)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 第14-15页 |
(二)内蒙古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 第15页 |
(三)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 | 第15页 |
(四)内蒙古德德玛音乐艺术职业学院 | 第15页 |
(五)赤峰学院 | 第15页 |
(六)呼伦贝尔学院 | 第15页 |
(七)河套学院艺术系 | 第15页 |
(八)包头师范学院 | 第15-16页 |
(九)内蒙古民族大学 | 第16页 |
(十)科尔沁职业艺术学院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呼伦贝尔学院民族声乐教学发展现状 | 第17-33页 |
一、呼伦贝尔学院概况 | 第17-18页 |
(一)学校师资及硬件设施 | 第17页 |
(二)学校办学理念 | 第17页 |
(三)学校师资培养 | 第17-18页 |
(四)教师科研成果 | 第18页 |
二、呼伦贝尔学院民族声乐教育教学概况 | 第18-19页 |
三、呼伦贝尔学院民族声乐教学现状考察 | 第19-33页 |
(一)学生及声乐教师概况 | 第19页 |
(二)教师学历及学术科研成果 | 第19-20页 |
(三)教学理念及培养目标 | 第20页 |
(四)硬件设施 | 第20页 |
(五)教学手段与方法 | 第20-28页 |
(六)教材分析 | 第28页 |
(七)课时安排 | 第28页 |
(八)艺术实践活动 | 第28页 |
(九)学生生源及就业 | 第28-29页 |
(十)学制及学科设置 | 第29页 |
(十一)问卷调查 | 第29-33页 |
第三章 呼伦贝尔学院民族声乐教学对策研究 | 第33-45页 |
一、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问题 | 第33-40页 |
(一)明确学科培养目标 | 第33-35页 |
(二)合理化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 | 第35-36页 |
(三)教材挖掘多样化 | 第36-37页 |
(四)强化师资力量 | 第37页 |
(五)提高学生入学要求 | 第37-38页 |
(六)丰富艺术实践活动 | 第38页 |
(七)规范蒙古族歌曲的处理 | 第38-39页 |
(八)艺术汇报形式及实践考核多样化 | 第39-40页 |
(九)民族声乐——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推进 | 第40页 |
二、民族声乐专业技巧课教学的研究 | 第40-45页 |
(一)内蒙古民歌中的气息练习 | 第41-43页 |
(二)内蒙古民族歌曲中的头腔与胸腔练习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