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5页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建国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的电力设备维修体制 | 第8-9页 |
·改革开放至今的电力设备维修体制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为沈阳热电的热电设备维修管理进行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 第11页 |
·为当前电力行业提供一种可参考的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 第11-12页 |
·为当前设备维修管理制度提供一种可供操作实践模式 | 第12页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13-15页 |
第1章 案例正文 | 第15-25页 |
·沈阳热电背景介绍 | 第15-16页 |
·沈阳热电基本情况 | 第15页 |
·沈阳热电建设意义 | 第15-16页 |
·维修背景介绍 | 第16-19页 |
·维修制度的发展历史 | 第16-17页 |
·维修制度的发展现状 | 第17-19页 |
·管理问题描述 | 第19-25页 |
第2章 沈阳热电维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5-41页 |
·设备维修的相关理论 | 第25-35页 |
·基本概念 | 第25-26页 |
·全员生产性维修(TPM) | 第26-27页 |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 | 第27-29页 |
·设备生命周期费用理论(LCC) | 第29-32页 |
·国内外设备维修理论的发展历程 | 第32-34页 |
·我国管理维修体制现状 | 第34-35页 |
·存在问题 | 第35-39页 |
·设备选型定货期维修性考虑不足 | 第35-36页 |
·设备运行维护期检查重要性认识不足 | 第36-38页 |
·维修时机选择缺乏准确定位 | 第38-39页 |
·维修主体选择单一 | 第39页 |
·问题原因 | 第39-41页 |
·缺乏经济性与科学性 | 第39-40页 |
·检修人员素质水平不足 | 第40页 |
·维修方式不灵活高效 | 第40页 |
·备品备件储备不合理 | 第40-41页 |
第3章 沈阳热电设备维修管理的改革建议 | 第41-51页 |
·事前预防 运用LCC论选用设备 | 第41-46页 |
·明确企业需要的设备类型 | 第41页 |
·初步甄选 | 第41-42页 |
·相关因素分析法确定购买方案 | 第42-46页 |
·事中维护 运用TPM理论点检维护 | 第46-47页 |
·点检中的设备维护 | 第46-47页 |
·点检中的状态检测 | 第47页 |
·事后维修 运用RCM理论选择维修时机 | 第47-48页 |
·分析设备功能和性能标准 | 第47页 |
·研究设备功能故障及故障模式 | 第47页 |
·确定设备故障影响 | 第47页 |
·区别不同的设备故障后果 | 第47-48页 |
·维修主体 供应商和承包商选择 | 第48-49页 |
·选择优秀的设备供应商 | 第48页 |
·选择专业化承包商 | 第48-49页 |
·组织建设 三位一体维修组织 | 第49-50页 |
·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维修设备制度 | 第50-51页 |
结束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