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教育思想与教学艺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Contents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11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文献法 | 第12页 |
2、结合课堂实录法 | 第12-14页 |
一、李镇西教育思想概述 | 第14-19页 |
(一)民主教育理念 | 第14-15页 |
(二)语文教学生活化理念 | 第15-17页 |
1、语文训练生活化 | 第15-16页 |
2、语文教育生活化 | 第16-17页 |
(三)学生生活语文化理念 | 第17-19页 |
1、班级生活语文化 | 第17页 |
2、社会生活语文化 | 第17-19页 |
二、李镇西教育理念形成的基础 | 第19-25页 |
(一)哲学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1、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精华对李镇西的影响 | 第19-20页 |
2、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对李镇西的影响 | 第20页 |
3、其他理论来源 | 第20-21页 |
(二)社会实践基础 | 第21-25页 |
1、素质教育 | 第21-22页 |
2、民主教育 | 第22页 |
3、学生本位 | 第22-23页 |
4、教师素养 | 第23-25页 |
三、李镇西阅读和写作教学艺术 | 第25-30页 |
(一)阅读教学艺术 | 第25-27页 |
1、营造和谐的“对话情景” | 第25-26页 |
2、引导学生“读出自己”发现高质量的问题 | 第26-27页 |
(二)写作教学艺术 | 第27-30页 |
1、注重写真实的生活 | 第27页 |
2、倡导民主作文讲评 | 第27-30页 |
四、李镇西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对当代教师的启示 | 第30-33页 |
(一)、树立起两个理念 | 第30-31页 |
1、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 第30页 |
2、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才有出路 | 第30-31页 |
(二)处理好两个关系 | 第31-33页 |
1、处理好学习与发展的关系 | 第31页 |
2、处理好工具与人文的关系 | 第31-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