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一) 问题缘起 | 第11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2、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3页 |
(三) 研究意义与方法 | 第13-14页 |
1、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 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14-20页 |
(一) 记叙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14-17页 |
1、 写作教学功利性强,学生对写作兴趣不浓 | 第14页 |
2、 初中生记叙文写作两极分化现象明显 | 第14-15页 |
3、 学生表达能力不足,写作语言苍白贫乏 | 第15页 |
4、 审题立意的能力不强,缺乏全面的深刻的思考 | 第15-16页 |
5、 作文题材失真平淡,不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 第16页 |
6、 教师偏重对作文技能的训练,忽视对学生情感培养 | 第16-17页 |
(二) 记叙文写作教学问题的成因 | 第17-20页 |
1、 教师对学生写作指导不力 | 第17页 |
2、 学生对写作不够重视 | 第17-18页 |
3、 应试教育的错误引导 | 第18页 |
4、 对写作教学投入不足 | 第18-20页 |
二、 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研究的意义 | 第20-22页 |
(一) 有助于课程理念的有效落实 | 第20页 |
(二) 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 第20页 |
(三) 有助于学生更恰当的表达自我 | 第20-21页 |
(四) 有助于改善写作教学的薄弱环节 | 第21-22页 |
三、 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的策略 | 第22-31页 |
(一)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 第22-23页 |
1、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 第22-23页 |
2、 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 第23页 |
(二)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写作的一般方法 | 第23-27页 |
1、 写人记事的一般方法 | 第23-24页 |
2、 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 | 第24-27页 |
(三)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做片段写作训练 | 第27-29页 |
1、 片段培训的应有侧重点 | 第28页 |
2、 片段写作训练也要真情实感 | 第28-29页 |
(四) 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 第29-31页 |
1、 评语批改 | 第29页 |
2、 面批面改 | 第29页 |
3、 示范批改 | 第29-30页 |
4、 互换批改 | 第30页 |
5 朗读批改 | 第30-31页 |
四、 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 第31-34页 |
(一) 教师命题应注意的问题 | 第31-32页 |
1、 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命题 | 第31页 |
2、 要结合课文学习,读写结合来命题 | 第31页 |
3、 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来命题 | 第31-32页 |
(二) 教师在记叙文写作指导过程中应该重点注意的问题 | 第32-34页 |
1、 审题与选材要明确 | 第32页 |
2、 开头与结尾要得当 | 第32-33页 |
3、 语言表达要流畅 | 第33页 |
4、 借鉴与改造范文要合理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后记 | 第37-38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