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常用外国语论文--英语论文--写作、修辞论文--翻译论文

从目的论角度看戏剧翻译的可表演性及翻译策略--以《推销员之死》两个中译本为例

致谢第1-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8页
1 引言第8-9页
2 戏剧的定义与可表演性第9-13页
   ·戏剧的定义第9页
   ·戏剧翻译的可表演性第9-11页
   ·可表演性的矛盾及研究现状第11-13页
3 目的论与可表演性的关系第13-17页
   ·目的论的基本理念第13-14页
   ·目的论与戏剧翻译的可表演性第14-17页
4 《推销员之死》与译者简介第17-20页
   ·《推销员之死》剧本简介第17-18页
   ·译者简介第18-19页
     ·英若诚第18页
     ·陈良廷第18-19页
   ·译本目的及可表演性程度的对比第19-20页
5 《推销员之死》英若诚和陈良廷译文对比第20-33页
   ·文化负载词的处理第20-23页
   ·比喻的处理第23-24页
   ·口语化程度第24-27页
     ·土话/北京方言第25-26页
     ·句子第26-27页
   ·译文的删减第27-29页
   ·习语的处理第29-30页
   ·语言的动作性第30-33页
6 结论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5页

论文共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联理论指导下小说翻译的风格再现--以《风流才子》英译汉为例
下一篇:伊斯兰极端分子的身份认同--以《天堂之风》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