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历史学科史料教学有效性研究--以福建省农村高中史料教学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中文文摘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动因及意义 | 第9-11页 |
一、从历史学科特点来看 | 第9页 |
二、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趋势看 | 第9-10页 |
三、从史料教学开展成果来看 | 第10页 |
四、从历史学科高考命题发展趋势来看 | 第10-11页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1-15页 |
一、历史学理论依据 | 第11-13页 |
二、教育学理论依据 | 第13页 |
三、心理学理论依据 | 第13-15页 |
第三节 相关研究成果的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一、史料教学作用与价值的探索 | 第15-17页 |
二、对中学历史史料教学实践问题的探索 | 第17-18页 |
三、国内对国外史料教学研究程度的加深 | 第18-21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现状分析 | 第21-33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一、史料 | 第21页 |
二、史料教学 | 第21页 |
三、农村高中历史学科史料教学 | 第21页 |
四、农村高中历史学科史料教学有效性 | 第21-22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2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第三节 农村高中历史学科史料教学现状分析 | 第23-33页 |
一、教学设施不齐全 | 第23-25页 |
二、师资水平不高 | 第25-27页 |
三、史料教学过程存在问题 | 第27-29页 |
四、历史学科评价方式的落后 | 第29-33页 |
第三章 农村高中历史学科史料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 第33-47页 |
第一节 史料选择的有效性 | 第33-39页 |
一、史料的分类 | 第33-36页 |
二、史料的来源 | 第36-37页 |
三、史料的选取 | 第37-39页 |
第二节 史料呈现的有效性 | 第39-42页 |
一、多媒体呈现方式 | 第40-41页 |
二、学案呈现方式 | 第41-42页 |
第三节 农村高中历史学科史料教学有效性实现的途径 | 第42-47页 |
一、情境营造法 | 第42-43页 |
二、问题探究法 | 第43-44页 |
三、观点冲击法 | 第44-47页 |
结论 | 第47-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附录 调查问卷 | 第57-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