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公司控制权争夺案例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文献回顾 | 第12-18页 |
·文献述评 | 第18-19页 |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9-20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20-31页 |
·公司控制权理论 | 第20-28页 |
·公司控制权概念界定 | 第20页 |
·公司控制权配置模式 | 第20-25页 |
·公司控制权度量方法 | 第25-28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8-30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30-31页 |
第3章 中芯国际公司控制权争夺事件回顾及背景分析 | 第31-37页 |
·中芯国际公司控制权争夺过程 | 第31-33页 |
·中芯国际基本情况概述 | 第33-34页 |
·中芯国际公司控制权配置现状 | 第34-37页 |
·股东层面公司控制权的配置情况 | 第34-35页 |
·董事会层面公司控制权的配置情况 | 第35-37页 |
第4章 中芯国际公司控制权争夺的原因分析 | 第37-50页 |
·各控制方的博弈 | 第37页 |
·投票联盟势力改变 | 第37-42页 |
·大股东在股东大会上的绝对控制 | 第38-40页 |
·其他控制方在董事会会议中形成了投票联盟 | 第40-42页 |
·公司控制权配置存在缺陷 | 第42-47页 |
·公司控制权配置的层次不全面 | 第42-44页 |
·公司控制权配置未考虑法律环境 | 第44页 |
·控制方的选择未考虑行业性质 | 第44-45页 |
·控制权制衡机制未发挥作用 | 第45-47页 |
·最大控制方的强势干涉与众小股东的消极对待 | 第47-50页 |
第5章 中芯国际公司控制权争夺案例的启示 | 第50-56页 |
·多层次完善公司控制权配置 | 第50-52页 |
·提高董事会层面控制权配置的有效性 | 第50-51页 |
·强化对人力资本的控制权配置 | 第51-52页 |
·保障股东层面的制衡型控制机制作用发挥 | 第52-53页 |
·控制制衡方数量并集中制衡力量 | 第52-53页 |
·明确关于制衡方责权利制度安排 | 第53页 |
·激励中小股东行使控制权 | 第53-56页 |
·建立第三方投票代理机构 | 第53-54页 |
·采用并完善累计投票制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