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2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23页 |
·基本概念 | 第15-18页 |
·创业投资机构定义 | 第15-16页 |
·创业投资机构声誉机制 | 第16-17页 |
·创业投资机构退出方式 | 第17-18页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8-23页 |
·关于创业投资机构声誉研究 | 第18-19页 |
·关于 IPO 后创业投资机构减持套现研究 | 第19-21页 |
·关于 IPO 后创业企业投资行为研究 | 第21-23页 |
3 创业投资市场现状分析 | 第23-34页 |
·创业投资市场基本情况概述 | 第23-26页 |
·资金募集情况 | 第23-24页 |
·资金投资情况 | 第24-25页 |
·创业投资机构退出情况 | 第25-26页 |
·创业投资机构与创业板市场关系 | 第26-32页 |
·对创业投资机构是否参与创业企业 IPO 的界定 | 第26页 |
·对创业投资机构声誉高低的衡量 | 第26-28页 |
·创业投资机构对创业板市场影响分析 | 第28-29页 |
·创业板市场存在问题剖析 | 第29-32页 |
·对创业投资机构减持套现行为分析 | 第32-34页 |
·创业投资机构减持套现动因 | 第32-33页 |
·创业投资机构减持套现后果 | 第33-34页 |
4 创投机构声誉、IPO 后减持套现与创业企业投资行为实证分析 | 第34-55页 |
·研究假设 | 第34-36页 |
·假设一:创投机构 IPO 后减持套现与“三高”现象正相关 | 第34页 |
·假设二:创投机构 IPO 后减持套现与创业企业经营业绩负相关 | 第34-35页 |
·假设三:创投机构 IPO 后减持套现与其声誉高低负相关 | 第35页 |
·假设四:创业企业后续投资行为与创投机构声誉高低正相关 | 第35页 |
·假设五:创业企业后续投资行为与创投机构减持套现负相关 | 第35-36页 |
·变量定义 | 第36-38页 |
·样本数据选取 | 第38-39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9-46页 |
·创投机构 IPO 后减持套现与“三高”现象描述性统计 | 第39-40页 |
·创投机构 IPO 后减持套现与创业企业经营业绩描述性统计 | 第40-42页 |
·创投机构 IPO 后减持套现与其声誉程度描述性统计 | 第42-43页 |
·创业企业后续投资行为与创投机构声誉程度描述性统计 | 第43-45页 |
·创业企业后续投资行为与创投机构减持套现描述性统计 | 第45-46页 |
·样本数据主成分分析 | 第46-49页 |
·模型建立 | 第49-51页 |
·回归结果分析 | 第51-55页 |
·模型 1 回归分析 | 第51-52页 |
·模型 2 回归分析 | 第52-55页 |
5 对完善创投机构声誉机制与规范创投机构行为的建议 | 第55-60页 |
·完善创业投资机构声誉机制 | 第55-56页 |
·构建创投机构声誉评价体系,规范行业准入条件 | 第55-56页 |
·加速专职化发审进程,保证声誉信号有效传递 | 第56页 |
·健全薪酬激励与约束机制,保证创投机构独立性 | 第56页 |
·规范创业投资机构行业标准与制度 | 第56-58页 |
·贯彻落实相应法律法规,促进创业投资行业健康发展 | 第56-57页 |
·调整投资者结构,减少非理性投资行为 | 第57页 |
·打击虚假业绩现象,避免粉饰报表行为 | 第57-58页 |
·强化对创业投资机构及创业板市场监督管控 | 第58-60页 |
·健全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严惩造假上市与失信行为 | 第58页 |
·实施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着力完善市场竞争机制 | 第58页 |
·加强创业企业上市监管,完善投资者司法仲裁机制 | 第58-60页 |
6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60-62页 |
·研究结论 | 第60-61页 |
·未来展望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 | 第67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第67页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参与情况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