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写作、修辞论文

汉语矛盾格的多维观照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目录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1页
   ·选题缘起第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矛盾格研究现状综述第12-28页
     ·国内有关研究第12-22页
     ·国外有关研究第22-27页
     ·国内外研究异同第27-28页
   ·本文说明第28-31页
     ·预期目标第28页
     ·研究方法第28-29页
     ·语料来源第29-31页
第二章 有关矛盾格定义的检讨和再认识第31-43页
   ·前人的探索和成绩第31-33页
   ·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第33-35页
     ·外延缺乏排他性第33-34页
     ·内涵缺乏明晰性第34页
     ·切入点不得要领第34-35页
   ·如何理解矛盾格之“矛盾”第35-42页
     ·矛盾格的“矛盾”与言语矛盾第35-36页
     ·矛盾格的“矛盾”与辩证矛盾第36-38页
     ·矛盾格的“矛盾”与逻辑矛盾第38-39页
     ·矛盾格中“矛盾”的基本特征第39-42页
   ·对矛盾格的再定义第42-43页
第三章 矛盾格的基本类型第43-63页
   ·根植于真矛盾的矛盾格第44-53页
     ·反映物理世界矛盾的矛盾格第44-47页
     ·反映心理世界矛盾的矛盾格第47-52页
     ·小结第52-53页
   ·根植于假矛盾的矛盾格第53-63页
     ·以事物不同方面对立描述为基础构建的矛盾第53-55页
     ·以理想与现实的不相吻合为基础构建的矛盾第55-57页
     ·以变化所引发的对立感受为基础构建的矛盾第57-59页
     ·以概述与细说的彼此否定为基础构建的矛盾第59-63页
第四章 矛盾格的形式表现第63-73页
   ·承载单位第63-64页
   ·结构关系第64-73页
第五章 矛盾格的语义特征第73-93页
   ·辞面冲突第73-74页
   ·辞里和谐第74-92页
     ·矛盾格的语义指向第74-81页
     ·矛盾格之“矛盾”消解第81-92页
   ·小结第92-93页
第六章 矛盾格的生成与运作第93-115页
   ·生成基础第93-98页
     ·客观基础第93-95页
     ·主观基础第95-98页
   ·运作机制第98-115页
     ·表达操作第98-106页
     ·接受操作第106-115页
第七章 矛盾格的语体分布考察第115-121页
   ·文艺语体第115-117页
   ·科技语体第117-118页
   ·政论语体第118-121页
第八章 矛盾格与其他辞格的对立和交融第121-127页
   ·矛盾格与某些辞格的区别第121-125页
     ·与对比格的区别第121-123页
     ·与映衬格的区别第123-124页
     ·与比喻格的区别第124-125页
   ·矛盾格与某些辞格的兼用第125-127页
     ·与排比格的兼用第125页
     ·与拟人格的兼用第125-127页
第九章 矛盾格与语言规范第127-137页
   ·存在争议的用例第128-133页
     ·基本上都、差不多都第128-131页
     ·全部……只有第131-133页
     ·小结第133页
   ·鉴别正误的根据第133-137页
第十章 结语第137-141页
   ·初步完成的工作第137-139页
   ·有待深化的课题第139-141页
参考文献第141-149页
附录第149-173页
 附录一 笔者目前搜集到的矛盾格用例第149-165页
 附录二 不同语体中的矛盾格用例一览第165-173页
致谢第173-17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74页

论文共1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南所出战国文字辑考
下一篇:反垄断法律责任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