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1页 |
| 1 绪论 | 第11-19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 ·万方数据库整理 | 第13-14页 |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研究目标及主要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 2.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的概念界定 | 第19-27页 |
| ·团队的概念 | 第19-22页 |
| ·团队的概念 | 第19-20页 |
| ·团队与群体 | 第20-21页 |
| ·团队的特征 | 第21-22页 |
| ·辅导员团队的概念 | 第22-24页 |
| ·辅导员的概念 | 第23页 |
| ·辅导员团队的概念 | 第23页 |
| ·辅导员团队的分类 | 第23-24页 |
| ·辅导员团队的特点 | 第24页 |
| ·辅导员团队建设原则 | 第24-27页 |
| ·规划科学性原则 | 第25页 |
| ·学生为本原则 | 第25页 |
| ·团队绩效原则 | 第25-26页 |
| ·学习实践的原则 | 第26-27页 |
| 3.辅导员团队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27-32页 |
| ·团队建设的理论基础 | 第27-29页 |
| ·社会认同理论 | 第27页 |
| ·社会表现的相关理论 | 第27-28页 |
| ·组织协作的理论基础 | 第28页 |
| ·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基础 | 第28-29页 |
| ·马斯洛需求层次的理论分析 | 第29页 |
| ·团队的建设 | 第29-32页 |
| 4.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的现状 | 第32-40页 |
| ·关于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的问卷调查 | 第32-36页 |
| ·调查样本介绍 | 第32页 |
| ·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32-36页 |
| ·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6-40页 |
| ·团队结构不合理,不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 | 第36-37页 |
| ·团队目标未能激发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 第37-38页 |
| ·缺乏强有力的团队合作精神 | 第38页 |
| ·缺乏内外信息的交流沟通 | 第38-39页 |
| ·缺乏综合领导能力和素质 | 第39-40页 |
| 5.完善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的对策分析 | 第40-48页 |
| ·团队结构方面——两个核心要素的优化 | 第40-42页 |
| ·构建“1+X+Y”团队结构 | 第40-41页 |
| ·提高团队成员合力 | 第41-42页 |
| ·目标设置上——增强团队目标设置的激励作用 | 第42-44页 |
| ·参与目标制定 | 第42-43页 |
| ·激励成员朝目标前进 | 第43-44页 |
| ·团队气氛方面——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 第44-45页 |
| ·加强沟通营造和谐团队气氛 | 第44页 |
| ·建立共享型团队文化 | 第44-45页 |
| ·信息交流方面——广泛搭建系院校沟通、交流、合作平台 | 第45-46页 |
| ·建立并优化正式信息渠道 | 第45-46页 |
| ·充分重视信息工作 | 第46页 |
| ·领导方式——提高综合领导能力素质 | 第46-48页 |
| ·改革团队领导选拔与考核机制 | 第46页 |
| ·创新领导方式,提高团队运作效率 | 第46-48页 |
| 6 结论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附录 | 第53-56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