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家庭生态系统对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影响机制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31页
   ·相关概念第10-13页
     ·适应第10-11页
     ·社会适应第11-13页
   ·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研究综述第13-19页
     ·青少年社会适应研究的状况:概念、结构与测量第13-16页
     ·青少年社会适应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9页
   ·生态系统发展观第19-24页
     ·系统发展观第19-20页
     ·生态发展观第20页
     ·生态系统发展观:整合生态发展观与系统发展观第20-24页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第24-28页
     ·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研究述评第24-26页
     ·对家庭生态系统研究的述评第26-28页
   ·问题提出第28页
   ·研究假设第28-29页
   ·研究意义第29-30页
     ·理论意义第29页
     ·实践意义第29-30页
   ·研究结构及思路第30-31页
第2章 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的修订第31-43页
   ·引言第31-32页
   ·研究方法第32页
   ·研究过程第32-33页
   ·结果与分析第33-40页
   ·讨论第40-42页
   ·结论第42-43页
第3章 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现状分析第43-65页
   ·研究目的第43页
   ·研究被试第43-44页
   ·研究工具第44页
   ·问卷施测第44页
   ·统计处理第44页
   ·结果与分析第44-58页
     ·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总体分布第44-45页
     ·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性别差异第45-46页
     ·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城乡差异第46-47页
     ·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家庭收入差异第47-49页
     ·青少年社会适应在家庭结构上的差异第49-50页
     ·青少年社会适应在抚养方式上的差异第50-51页
     ·青少年社会适应在歧视经历(来自老师)上的差异第51-52页
     ·青少年社会适应在歧视经历(来自同学/同伴)上的差异第52-53页
     ·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年龄特征第53-54页
     ·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年级特征第54-56页
     ·性别与年龄的交互作用对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影响第56-58页
   ·讨论第58-63页
   ·结论第63-65页
第4章 家庭生态系统的特征第65-74页
   ·研究目的第65页
   ·研究思路第65页
   ·研究被试第65页
   ·研究工具第65-66页
   ·统计方法第66-67页
   ·结果与分析第67-70页
     ·家庭生态系统变量相关的初步分析第67-69页
     ·家庭功能的聚类分析第69-70页
     ·两类家庭功能组群下家庭生态系统变量的相关比较第70页
   ·讨论第70-73页
   ·结论第73-74页
第5章 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影响机制研究第74-85页
   ·研究目的第74页
   ·研究被试第74页
   ·研究工具第74页
   ·统计方法第74-75页
   ·结果与分析第75-80页
     ·青少年社会适应性与家庭生态系统变量的相关第75页
     ·青少年社会适应性对家庭生态系统变量的回归分析第75-77页
     ·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第77-80页
   ·讨论第80-84页
   ·结论第84-85页
第6章 总结第85-87页
   ·提高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几点建议第85-86页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1页
附录第91-9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第96-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学生社交焦虑在沙盘游戏治疗过程中的转化特点
下一篇:中职生感恩特点及其与亲社会倾向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