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磁驱动气门的发动机停缸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停缸技术的研究动态 | 第9-14页 |
·国外的情况 | 第9-12页 |
·国内的情况 | 第12-13页 |
·停缸技术的特点 | 第13-14页 |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14-16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5-16页 |
2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的研究 | 第16-23页 |
·无凸轮配气机构 | 第16页 |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 | 第16-18页 |
·简述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的基本要求 | 第17-18页 |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的应用 | 第18页 |
·新型电磁驱动配气机构 | 第18-22页 |
·结构原理 | 第19页 |
·运动规律 | 第19-20页 |
·控制方案 | 第20页 |
·性能测试 | 第20-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车用汽油机模型的建立 | 第23-34页 |
·AVL BOOST软件简介 | 第23页 |
·内燃机数值计算的数学模型 | 第23-24页 |
·单区模型(零维模型ZDM) | 第23-24页 |
·双区模型(准维模型QDM) | 第24页 |
·多区模型(多维模型MDM) | 第24页 |
·发动机工作过程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第24-28页 |
·数学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24页 |
·基本方程 | 第24-25页 |
·放热率模型 | 第25-28页 |
·机械损失模型 | 第28页 |
·发动机模型的建立 | 第28-29页 |
·模型的验证 | 第29-31页 |
·应用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的发动机停缸的实现 | 第31-33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31-33页 |
·停缸的控制 | 第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单个气缸停止一个工作循环的研究 | 第34-45页 |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 第34-36页 |
·示功图 | 第34-35页 |
·指示指标 | 第35-36页 |
·有效指标 | 第36页 |
·停缸始点的研究 | 第36-41页 |
·停缸始点的位置 | 第36-38页 |
·停缸始点研究方案 | 第38页 |
·停缸始点的确定 | 第38-41页 |
·优化方案的研究 | 第41-44页 |
·优化目标 | 第41页 |
·优化方案 | 第41-42页 |
·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5 停缸模式设计 | 第45-52页 |
·停缸模式中的基本概念 | 第45-46页 |
·停缸技术的指导思想 | 第46-47页 |
·变停缸率模式的设计 | 第47-51页 |
·停缸模式的设计原则 | 第47页 |
·顺序间歇停缸控制方案 | 第47-49页 |
·不同停缸模式的设计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6 数值模拟的结果分析 | 第52-61页 |
·发动机输出特性 | 第52-56页 |
·热效率 | 第52-53页 |
·有效燃油消耗率 | 第53-54页 |
·停缸工作区域MAP图 | 第54-56页 |
·停缸的优化 | 第56-60页 |
·对单个气缸停止一个工作循环的优化 | 第56-59页 |
·停缸工作区域MAP图的优化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7 停缸控制策略研究 | 第61-66页 |
·停缸控制模块 | 第61页 |
·停缸控制策略 | 第61-65页 |
·各工况的停缸控制 | 第61-62页 |
·停缸控制流程 | 第62-64页 |
·计算模块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8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全文总结 | 第66页 |
·工作展望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附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