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瓦斯浓度红外检测及通风口开度模糊控制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红外瓦斯检测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常用几种瓦斯传感器的性能比较分析 | 第11-13页 |
·模糊控制理论的发展及应用 | 第13-14页 |
·模糊控制理论的发展 | 第13页 |
·模糊控制理论的应用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2 红外瓦斯检测器原理及问题分析 | 第15-27页 |
·概述 | 第15页 |
·红外光吸收基本原理 | 第15-19页 |
·红外吸收原理优点分析 | 第18页 |
·温度对测量的影响 | 第18-19页 |
·测量中的温度补偿技术 | 第19页 |
·红外光学甲烷检测仪 | 第19-25页 |
·光学甲烷检测仪的结构 | 第20-21页 |
·红外光学甲烷检测仪的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红外光学检测甲烷的方法 | 第22-25页 |
·红外光学甲烷检测仪常见故障及其处理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3 煤矿通风系统中的自动化技术 | 第27-38页 |
·矿井空气成分的自动监控及空气流动基本理论 | 第27-33页 |
·矿井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基本特性 | 第27-28页 |
·矿井空气中常见有害气体及基本特性 | 第28-29页 |
·对矿井空气成分的自动监控 | 第29页 |
·矿井空气流动基本理论 | 第29-31页 |
·通风能量方程 | 第31-32页 |
·降低矿井通风阻力的措施 | 第32-33页 |
·噪声控制 | 第33页 |
·通风系统中的自动化技术 | 第33-35页 |
·自动化通风控制系统的结构 | 第33-34页 |
·矿井通风系统的变频自动化 | 第34-35页 |
·对矿井环境的自动监控 | 第35页 |
·自动化系统整体设计 | 第35-36页 |
·自动控制原理 | 第35页 |
·自控系统组成 | 第35-36页 |
·自动系统实现的功能和应用 | 第36页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基于模糊控制的通风口开度系统的设计 | 第38-50页 |
·模糊控制理论及其设计思想 | 第38-39页 |
·模糊控制的基本思想 | 第38-39页 |
·模糊控制理论的实质 | 第39页 |
·模糊控制系统结构 | 第39-41页 |
·模糊化 | 第40页 |
·规则库 | 第40页 |
·模糊决策与模糊关系矩阵 | 第40-41页 |
·反模糊化 | 第41页 |
·通风口开度模糊调节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41-44页 |
·风窗自动调节模糊控制系统 | 第41-42页 |
·风量调节系统组成 | 第42-44页 |
·PID控制器设计 | 第44-49页 |
·输入和输出量的模糊化 | 第44-46页 |
·模糊控制规则的建立 | 第46-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5 通风系统的模糊PID控制仿真 | 第50-60页 |
·龙湖煤矿主要通风问题 | 第50-53页 |
·通风阻力的测定 | 第50页 |
·建立仿真系统 | 第50-51页 |
·通风网络的风流分配仿真 | 第51页 |
·仿真过程的按需调节 | 第51-52页 |
·矿井通风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风量调节系统仿真 | 第53-57页 |
·模糊PID控制器仿真 | 第53-56页 |
·利用SIMULINK进行风量调节系统仿真 | 第56-57页 |
·系统仿真结果及通风问题原因分析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