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汉赋》音乐史料初步整理与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绪论 | 第8-13页 |
| 一、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9-13页 |
| 第一章 《全汉赋》音乐史料分类研究 | 第13-49页 |
| 第一节 乐舞 | 第13-27页 |
| ·长袖舞 | 第13-17页 |
| ·盘鼓舞 | 第17-21页 |
| ·手持兵器的舞蹈 | 第21-24页 |
| ·祭祀乐舞 | 第24-26页 |
| ·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二节 百戏 | 第27-38页 |
| ·杂技 | 第28-32页 |
| ·神仙戏、动物戏 | 第32-33页 |
| ·幻术 | 第33-35页 |
| ·角抵戏 | 第35-36页 |
| ·戏车 | 第36-37页 |
| ·小结 | 第37-38页 |
| 第三节 乐器 | 第38-49页 |
| ·管乐器 | 第38-41页 |
| ·弦乐器 | 第41-43页 |
| ·击乐器 | 第43页 |
| ·乐队组合 | 第43-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二章 汉赋所反映汉代音乐文化特点 | 第49-61页 |
| 第一节 汉代音乐文化的存在方式及其特征 | 第49-53页 |
| ·中原与西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 | 第49-50页 |
| ·雅俗音乐文化的交融 | 第50-52页 |
| ·不同音乐形式的共存 | 第52-53页 |
| 第二节 音乐艺术功能的多元化 | 第53-57页 |
| ·“娱神”功能 | 第53-55页 |
| ·“娱人”功能 | 第55-57页 |
| 第三节 礼乐教化与“神人相合”思想的并存 | 第57-61页 |
| 结语 | 第61-62页 |
| 附录 1 | 第62-78页 |
| 附录 2 | 第78-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 后记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