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前言 | 第9-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第9-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三、研究设计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时代背景分析:知识经济社会的出现与岗位学习运动的兴起 | 第14-23页 |
第一节 知识经济的出现对企业的意义 | 第14-18页 |
一、当今时代日益显著的特征:知识经济社会的出现 | 第14-15页 |
二、知识经济社会中企业的新形象:高效能组织 | 第15-17页 |
三、成为高效能企业的必由之路:建设学习型组织 | 第17-18页 |
第二节 传统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的局限与岗位学习运动的兴起 | 第18-23页 |
一、人力资源开发传统方式的弊端 | 第18-20页 |
二、人力资源开发理念的发展 | 第20-21页 |
三、人力资源开发日益受重视的方式:岗位学习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今日岗位学习概念:有何新意 | 第23-32页 |
第一节 岗位学习的定义 | 第23-24页 |
第二节 今日岗位学习的新意:与传统相关培训类型的比较 | 第24-32页 |
一、典型案例:国际劳工组织文件所称道企业的岗位学习项目 | 第24-29页 |
二、进一步的分析:与传统相关培训类型比较 | 第29-32页 |
第三章 岗位学习的类型与要素 | 第32-39页 |
第一节 岗位学习的基本类型 | 第32-36页 |
一、行动学习 | 第32-33页 |
二、情境学习 | 第33-34页 |
三、偶然学习 | 第34-35页 |
四、经验式学习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岗位学习的一般要素 | 第36-39页 |
一、岗位学习的主体 | 第36页 |
二、岗位学习的内容 | 第36-39页 |
第四章 岗位学习的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为何应采用岗位学习形式? | 第39-51页 |
第一节 成人学习心理特点视角:基于诺尔斯自我指导学习理论的分析 | 第39-41页 |
第二节 岗位学习的实现机制:一个完整的模式 | 第41-49页 |
一、岗位学习的初步模型 | 第41-43页 |
二、岗位学习初步模型的完善 | 第43-46页 |
三、理解岗位学习机制更完整的模型 | 第46-49页 |
第三节 岗位学习作为课程的合法性:岗位知识特点分析 | 第49-51页 |
第五章 岗位学习的优势与局限:与企业传统培训方式的比较与整合 | 第51-58页 |
第一节 岗位学习的优势:与企业传统培训项目的比较 | 第51-55页 |
一、企业传统培训中的学习与岗位学习区别: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 | 第51-52页 |
二、岗位学习的优势:非正式学习理论的分析 | 第52-55页 |
第二节 岗位学习的局限与克服 | 第55-58页 |
一、岗位学习的局限 | 第55-56页 |
二、克服岗位学习局限的策略:与传统培训方式的有机整合 | 第56-58页 |
结语 结论与反思 | 第58-62页 |
一、本研究基本结论 | 第58-59页 |
二、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初步建议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后记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