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论 | 第7-13页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二、本课题的相关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8-12页 |
三、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四、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2-13页 |
第一章 走向核心价值 | 第13-18页 |
一、普世伦理运动的泛起 | 第13-14页 |
二、社群主义思潮的盛行 | 第14-15页 |
三、品格教育的复兴 | 第15-18页 |
第二章 核心价值及其合理性的论证 | 第18-28页 |
一、何谓核心价值 | 第18-20页 |
(一) 核心价值的界说 | 第18-19页 |
(二) 核心价值的特征 | 第19-20页 |
二、与核心价值相关的若干概念的辨析 | 第20-22页 |
(一) 普世伦理与核心价值 | 第20-21页 |
(二) 底线伦理与核心价值 | 第21-22页 |
三、核心价值存在的合理性论证 | 第22-28页 |
(一) 核心价值存在的可能性的论证 | 第22-24页 |
(二) 核心价值存在的必要性的论证 | 第24-28页 |
第三章 学校道德教育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 | 第28-32页 |
一、对学校道德教育核心价值已有研究取向的分析 | 第28-30页 |
二、本论文的研究取向与体系建构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学校道德教育核心价值 | 第32-53页 |
一、诚信:"为人之德"的核心价值 | 第32-37页 |
(一) 诚信的道德内涵 | 第32-33页 |
(二) 诚信作为"为人之德"之核心价值的依据 | 第33-35页 |
(三) 道德诚信的现实反思 | 第35-36页 |
(四) 诚信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基本要求 | 第36-37页 |
二、尊重和责任:"处世之德"的核心价值 | 第37-43页 |
(一) 尊重和责任的道德内涵及其关系 | 第37-39页 |
(二) 尊重作为"处世之德"之核心价值的依据 | 第39-42页 |
(三) "尊重"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基本要求 | 第42-43页 |
三、公正和关怀:"行事之德"的核心价值 | 第43-49页 |
(一) 公正和关怀的道德内涵 | 第43-44页 |
(二) 公正作为"行事之德"之核心价值的依据 | 第44-47页 |
(三) 关怀作为"行事之德"之核心价值的依据 | 第47-49页 |
四、珍爱生命:"立身之德"的核心价值 | 第49-53页 |
(一) 生命的道德内涵 | 第49-50页 |
(二) 珍爱生命作为"立身之德"之核心价值的依据 | 第50-53页 |
第五章 学校道德教育核心价值的教育引导 | 第53-60页 |
一、培育共在型独立人格 | 第53-55页 |
(一) 对于传统道德教育中依附性人格的反思与批判 | 第53-54页 |
(二) 个人主义独立型人格及其视野下的道德教育 | 第54-55页 |
(三) 共在型独立人格:践行核心价值的基础 | 第55页 |
二、构建"价值引导与自主选择相结合"的道德教育模式 | 第55-58页 |
(一) 两种道德教育模式的辨析及其实际境遇 | 第55-57页 |
(二) "价值引导与自主选择相结合"的道德教育模式 | 第57-58页 |
三、走向开放、对话的教育方式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后记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