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句法框架内的蒙古语动词及其句法结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20页 |
第一节 动词研究的意义 | 第8-10页 |
第二节 研究基础 | 第10-18页 |
一、蒙古语动词及其句法研究概况 | 第10-13页 |
二、有关面向信息处理的蒙古语动词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三、蒙古语及其他阿尔泰语言的生成语法研究概况 | 第15-18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第四节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8页 |
第五节 材料来源及使用 | 第18-20页 |
第一章 蒙古语动词子语类特征 | 第20-49页 |
第一节 蒙古语语类及其规则 | 第20-26页 |
第二节 蒙古语动词子语类特征 | 第26-43页 |
第三节 多重子语类特征的动词 | 第43-45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45-49页 |
第二章 选择限制、题元角色和论元位置 | 第49-65页 |
第一节 选择限制 | 第49-52页 |
第二节 题元角色 | 第52-60页 |
第三节 论元位置 | 第60-63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三章 轻动词理论与蒙古语动词语态 | 第65-91页 |
第一节 轻动词理论 | 第65-68页 |
第二节 蒙古语动词语态变化 | 第68-89页 |
一、不及物动词的使动化过程 | 第70-74页 |
二、及物动词的使动化过程 | 第74-77页 |
三、被动态动词的形成过程 | 第77-80页 |
四、互动态动词的形成过程 | 第80-82页 |
五、同动、众动态动词的形成过程 | 第82-85页 |
六、重叠语态结构的解释 | 第85-89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结论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3页 |
后记 | 第103-10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04-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