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部分 绪论 | 第8-12页 |
一、研究背景和动机 | 第8-9页 |
二、研究现状及代表人物 | 第9-1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0页 |
四、主体结构 | 第10-11页 |
五、创新观点 | 第11-12页 |
第二部分 注册会计师对舞弊的审计责任 | 第12-29页 |
一、舞弊的定义及分类 | 第12-16页 |
(一) 舞弊的定义 | 第12-14页 |
(二) 舞弊的分类 | 第14-16页 |
二、注册会计师舞弊审计责任的历史演变 | 第16-26页 |
(一) 历史演变的概述 | 第16-23页 |
(二) 历史演变的启示 | 第23-26页 |
三、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与舞弊审核之比较 | 第26-29页 |
(一) 舞弊审核与注册舞弊审核师 | 第26-27页 |
(二) 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与舞弊审核之比较 | 第27-29页 |
第三部分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成因和手段分析 | 第29-39页 |
一、财务报表舞弊的成因分析 | 第30-34页 |
(一) 国外关于舞弊成因的经典理论——舞弊三角理论 | 第30-32页 |
(二)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原因 | 第32-34页 |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现状及手段分析 | 第34-39页 |
(一)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现状 | 第34-36页 |
(二)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手段分析 | 第36-39页 |
第四部分 财务报表审计中考虑舞弊的审计对策 | 第39-55页 |
一、财务报表审计中考虑舞弊的总体思路 | 第39-42页 |
二、财务报表审计中考虑舞弊的具体策略 | 第42-47页 |
(一) 红旗标志 | 第42-43页 |
(二) 财务报表审计全过程对舞弊风险的评价、回应、记录和沟通 | 第43-47页 |
三、财务报表审计中考虑舞弊的重要审计程序 | 第47-55页 |
(一) 分析检查记录或文件 | 第48-50页 |
(二) 询问 | 第50-51页 |
(三) 分析程序 | 第51-53页 |
(四) 其他重要审计程序 | 第53-55页 |
第五部分 财务报表审计中考虑舞弊的案例剖析 | 第55-66页 |
一、科龙电器财务报表舞弊案情况 | 第55-57页 |
二、科龙电器财务报表舞弊案对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启示 | 第57-66页 |
(一) 在审计计划阶段应关注的舞弊风险因素 | 第57-58页 |
(二) 确定重点审计对象 | 第58-59页 |
(三) 实施分析程序发现可能的舞弊信号 | 第59-63页 |
(四) 针对舞弊风险做出回应 | 第63-66页 |
结束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后记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