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中文) | 第1-3页 |
内容摘要(英文) | 第3-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6-10页 |
·汉语称谓语含义 | 第6-7页 |
·汉语称谓词本源渠道广博 | 第7页 |
·汉语称谓的形成方式灵活多样 | 第7-8页 |
·汉语称谓的功能 | 第8-9页 |
·称谓语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第9-10页 |
第二章 汉语称谓语的分类 | 第10-23页 |
第一节 汉语亲属称谓系统 | 第10-16页 |
·血亲称谓 | 第10-12页 |
·姻亲属称谓 | 第12页 |
·古汉语亲属称谓词的文化意义 | 第12-14页 |
·汉语亲属称谓词系构成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姓名称谓系统 | 第16-20页 |
·汉族人姓名的由来 | 第16-19页 |
·姓名称谓的几种方式 | 第19-20页 |
第三节 社交称谓系统 | 第20-23页 |
·拟亲属称谓的分类 | 第21页 |
·职衔称谓 | 第21-22页 |
·通称 | 第22-23页 |
第三章 从汉语称谓语考察汉民族的文化背景 | 第23-35页 |
第一节 从汉语亲属称谓的特征看汉民族宗法制度的特点 | 第23-28页 |
·亲属称谓与等级观念 | 第24-26页 |
·嫡庶之别 | 第26-27页 |
·男尊女卑的价值观念 | 第27-28页 |
第二节 中国人名所反映的汉民族文化 | 第28-32页 |
·人名与宗族观念 | 第29-30页 |
·人名与阴阳五行 | 第30页 |
·人名与避讳思想 | 第30页 |
·起贱名的习俗 | 第30-32页 |
第三节 汉民族在社交称谓语中的传统价值观 | 第32-35页 |
·“卑己而尊人“的价值观 | 第32-33页 |
·高值低估自我贬低的价值观 | 第33页 |
·职衔称谓与汉民族的官本位价值观 | 第33-34页 |
·拟亲属称谓与亲和价值观 | 第34-35页 |
第四章 通过称谓词语看汉民族不同时期社会文化变革特征 | 第35-43页 |
第一节 亲属称谓词语与中国婚姻制度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分析社交通称词的文化特征 | 第36-43页 |
·对“同志”称谓语的分析 | 第36-37页 |
·对“先生”称谓语的分析 | 第37-39页 |
·对“小姐”称谓语的分析 | 第39-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注释 | 第44-46页 |
参考书目 | 第46-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49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