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林韵释》研究
内容提要 | 第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一、 关于《词林韵释》 | 第8-14页 |
(一)《词林韵释》的作者及成书年代 | 第8-10页 |
(二)《词林韵释》的版本 | 第10-11页 |
(三)《词林韵释》的体例 | 第11-14页 |
二、 研究价值和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一)研究价值 | 第14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词林韵释》的声母系统 | 第18-36页 |
一、 知章庄的合流 | 第18-20页 |
(一)知三组和章组的合流 | 第18-19页 |
(二)知二组和庄组的合流 | 第19页 |
(三)章组字和庄组字的合并 | 第19-20页 |
(四)知章庄组字的合并 | 第20页 |
(五)庄组字和精组字的合并 | 第20页 |
二、 非敷奉的合流 | 第20-21页 |
(一)非敷合流 | 第20-21页 |
(二)非奉合流 | 第21页 |
(三)敷奉合流 | 第21页 |
(四)非敷奉合流 | 第21页 |
三、 微母的独立 | 第21-22页 |
四、 疑母的变化 | 第22-24页 |
(一)大部分疑母字与影云以母字合并 | 第22-23页 |
(二)小部分疑母字自成一韵 | 第23-24页 |
(三)疑母字和泥娘母字的混并 | 第24页 |
五、 中古影云以母字的合并 | 第24-25页 |
六、 全浊声母清音化 | 第25-33页 |
(一)塞音 | 第25-28页 |
(二)擦音 | 第28-30页 |
(三)塞擦音 | 第30-33页 |
七、 泥来二母字的少数混并 | 第33页 |
八、 声母表 | 第33-34页 |
九、 声母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词林韵释》的韵母系统 | 第36-61页 |
一、 十九韵各论 | 第36-59页 |
(一)东红 | 第36-37页 |
(二)清明 | 第37-39页 |
(三)真文 | 第39-40页 |
(四)金音 | 第40-41页 |
(五)邦阳 | 第41-42页 |
(六)寒间 | 第42-43页 |
(七)南三 | 第43-44页 |
(八)先元 | 第44-45页 |
(九)占炎 | 第45-46页 |
(十)鸾端 | 第46-47页 |
(十一)车夫 | 第47-48页 |
(十二)幽游 | 第48-49页 |
(十三)萧韶 | 第49-50页 |
(十四)何和 | 第50-52页 |
(十五)嘉华 | 第52-53页 |
(十六)车邪 | 第53-54页 |
(十七)皆来 | 第54-55页 |
(十八)支时 | 第55-56页 |
(十九)齐微 | 第56-59页 |
二、 韵母表 | 第59页 |
三、 韵母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词林韵释》的声调系统 | 第61-68页 |
一、 平分阴阳 | 第61-62页 |
二、 浊上归去 | 第62-63页 |
三、 入派三声 | 第63-66页 |
(一)入声作平声 | 第64-65页 |
(二)入声作上声 | 第65页 |
(三)入声做去声 | 第65-66页 |
四、 声调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词林韵释》的音系基础 | 第68-73页 |
一、 声母方面 | 第68-70页 |
二、 韵母方面 | 第70-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引文注释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中文摘要 | 第79-81页 |
英文摘要 | 第81-84页 |
后记 | 第84-85页 |
导师简介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