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3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研究背景第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2-13页
     ·研究思路第12页
     ·研究方法第12-13页
2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相关理论概述第13-21页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相关概念界定第13-15页
     ·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概念第13-14页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第14页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第14-15页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第15-16页
     ·根据群体的成员构成分类第15页
     ·根据群体的形成原因分类第15-16页
     ·根据群体的性质作用分类第16页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点第16-17页
     ·结构不稳定第16-17页
     ·存在潜在规则第17页
     ·具有核心人物第17页
     ·信息传播速度快第17页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影响第17-21页
     ·积极影响第17-19页
     ·消极影响第19-21页
3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统计结果第21-25页
   ·调查问卷的样本及实际操作第21页
     ·问卷设计第21页
     ·实际操作第21页
   ·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第21-25页
     ·样本结构情况第21-22页
     ·非正式群体类型情况第22-23页
     ·成员加入非正式群体的目的情况第23页
     ·成员的活动参与率情况第23-24页
     ·社团存在的主要问题情况第24-25页
4 河北省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现状调查与分析第25-29页
   ·河北省高校非正式群体的现状第25-26页
     ·大学生参加群体的倾向性第25页
     ·非正式群体的成员相交叉第25页
     ·成员间交往频率第25-26页
     ·群体内部的民主性第26页
   ·河北省高校非正式群体存在的问题分析第26-29页
     ·群体成员素质参差不齐第26-27页
     ·群体发展目标模糊第27页
     ·群体活动重形式轻意义第27页
     ·管理者的不够重视第27-28页
     ·管理机制不健全第28-29页
5 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第29-37页
   ·正确认识和对待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第29-31页
     ·正确认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第29-30页
     ·区别对待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第30-31页
   ·加强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扶持第31-32页
     ·给予政策支持第31页
     ·给予经费和硬件设施的支持第31-32页
   ·提高非正式群体成员素质第32-33页
     ·提升群体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第32页
     ·培育与引导核心人物第32-33页
   ·加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自身建设第33-37页
     ·确立指导思想,把握发展目标第33-34页
     ·加强非正式群体规章制度建设第34页
     ·规范非正式群体活动内容第34-35页
     ·借鉴国外社团建设经验第35-37页
6 结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附录第40-43页
作者简历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社区思想教育研究--基于河北省邢台市的调查
下一篇:“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