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N总线的提梁机控制系统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 ·选题背景及课题意义 | 第10-11页 |
| ·提梁机 | 第11-16页 |
| ·提梁机的机械结构 | 第12页 |
| ·提梁机的液压结构 | 第12-16页 |
| ·CAN总线协议 | 第16-22页 |
| ·CAN总线 | 第16页 |
| ·CAN总线的特点 | 第16-17页 |
| ·CAN总线的原理 | 第17-20页 |
| ·应用层协议 | 第20-22页 |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 第2章 提梁机控制系统分析 | 第24-38页 |
| ·提梁机的电气控制要求 | 第24-28页 |
| ·控制对象系统 | 第28-34页 |
| ·行走驱动系统 | 第28-29页 |
| ·行走制动系统 | 第29页 |
| ·悬挂系统 | 第29-30页 |
| ·转向系统 | 第30-31页 |
| ·起升系统 | 第31-32页 |
| ·吊具系统 | 第32页 |
| ·驾驶室控制系统 | 第32-34页 |
| ·基于CAN总线的控制系统的网络结构 | 第34-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第3章 提梁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38-50页 |
| ·CAN总线模块设计 | 第38-41页 |
| ·PIC18F458的CAN总线控制器 | 第38-40页 |
| ·CAN总线高速收发器 | 第40-41页 |
| ·CAN模块电路及接口定义 | 第41页 |
| ·传感器节点设计 | 第41-48页 |
| ·传感器节点的作用和设计思路 | 第41-42页 |
| ·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设计 | 第42-43页 |
| ·A/D转换电路设计 | 第43-45页 |
| ·系统中应用的SPI通讯接口 | 第45页 |
| ·电压基准源 | 第45页 |
| ·A/D转换电路 | 第45-46页 |
| ·滤波电路设计 | 第46-48页 |
| ·执行器节点设计 | 第48-49页 |
| ·执行器节点的作用和设计思路 | 第48页 |
| ·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 | 第48页 |
| ·执行器件输出电路的设计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4章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50-64页 |
| ·PIC单片机的CAN模块寄存器设置 | 第50-57页 |
| ·CAN总线操作模式 | 第51-52页 |
| ·CAN信息传送出现的错误 | 第52-53页 |
| ·系统CAN通信数据格式 | 第53-55页 |
| ·CAN通信流程 | 第55-57页 |
| ·CAN通信接口卡的软件设计 | 第57-60页 |
| ·传感器节点的软件设计 | 第60-62页 |
| ·执行器节点的软件设计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5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系统控制器设计 | 第64-80页 |
| ·PID控制算法及特点 | 第64-66页 |
| ·控制模型的建立 | 第66-68页 |
| ·CAN网络性能分析 | 第68页 |
| ·CAN网络时延的捕获方法 | 第68页 |
| ·网络控制器的设计 | 第68-79页 |
|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69-72页 |
| ·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 | 第72-73页 |
| ·控制器基于遗传算法PID参数优化的设计与实现 | 第73-76页 |
| ·模型仿真 | 第76-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 ·结论 | 第80页 |
| ·展望 | 第80-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 致谢 | 第86-88页 |
| 附录 | 第88-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