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问题的由来 | 第9-10页 |
·现有研究成果综述 | 第10-12页 |
·研究方法及研究路径 | 第12-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路径 | 第13-15页 |
2 生态校园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 第15-22页 |
·生态校园概念的提出 | 第15-17页 |
·生态校园提出的背景 | 第15-16页 |
·生态校园的渊源—欧洲生态学校(绿色学校)计划 | 第16-17页 |
·生态校园概念的演变 | 第17-20页 |
·生态校园的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3 农村生态校园实践 | 第22-29页 |
·我国农村生态校园建设概况 | 第22-24页 |
·农村生态校园在各地实践情况 | 第22-23页 |
·各地农村生态校园建设模式 | 第23-24页 |
·陕西农村生态校园建设概况 | 第24-29页 |
·陕西农村生态校园建设现状 | 第24-25页 |
·陕西农村生态校园现有模式 | 第25-29页 |
4 陕西省农村生态校园建设的典型模式——"西大寨模式"分析 | 第29-42页 |
·"西大寨模式"概述 | 第29-30页 |
·"西大寨模式"各子系统实践效果考察 | 第30-37页 |
·沼气生产与综合利用子系统难以全年运转 | 第30-31页 |
·生态养殖子系统预期效果有折扣 | 第31页 |
·生态果蔬园子系统"软功能"开发不足 | 第31-32页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子系统操作难 | 第32-34页 |
·生态校园网络子系统实施效果喜忧参半 | 第34-35页 |
·科技成果推广子系统作用有限 | 第35-37页 |
·"西大寨模式"对相关群体的影响分析 | 第37-40页 |
·生态校园对学生影响深远 | 第37-39页 |
·教师的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得以提升 | 第39页 |
·对周边村民吸引力有限 | 第39-40页 |
·其它配套措施的考察 | 第40-42页 |
5 "西大寨模式"的优化及推广价值分析 | 第42-50页 |
·"西大寨模式"的改进路径 | 第42-47页 |
·"西大寨模式"各子系统的改进设想 | 第42-45页 |
·相关群体的完善对策建议 | 第45-46页 |
·其它配套措施的改进设想 | 第46-47页 |
·"西大寨模式"的推广前景 | 第47-50页 |
6 结论 | 第50-51页 |
附录1 | 第51-53页 |
附录2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