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1. 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以及类型化研究的法学理论基础 | 第10-15页 |
·"社会本位"法理念的形成 | 第10-11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1-12页 |
·公司社会责任法律与道德属性的辩证 | 第12-15页 |
2. 公司社会责任的类型化研究 | 第15-26页 |
·公司的社会责任的法律责任 | 第15-23页 |
·公司对消费者的责任 | 第15-17页 |
·公司对投资者(股东)的责任 | 第17-18页 |
·公司对职工(雇员)的责任 | 第18-19页 |
·公司对政府的责任 | 第19-20页 |
·公司对环境的责任 | 第20-21页 |
·公司对债权人的责任 | 第21-22页 |
·公司对竞争者和供应商、经销商的责任 | 第22-23页 |
·公司社会责任的道德责任 | 第23-26页 |
·公司对社区的责任 | 第24-25页 |
·公司对公益事业的责任 | 第25-26页 |
3. 我国公司的社会责任承担现状及成因分析 | 第26-31页 |
·我国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 | 第26-28页 |
·我国公司与消费者关系现状 | 第26页 |
·我国公司与员工关系现状 | 第26-27页 |
·我国公司的环境责任现状 | 第27页 |
·我国公司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现状 | 第27-28页 |
·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现状的成因 | 第28-31页 |
·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还不够完善 | 第28-29页 |
·公司社会责任的监督缺乏程序保障 | 第29-30页 |
·公司公民意识的欠缺 | 第30-31页 |
4. 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 | 第31-35页 |
·完善《公司法》对公司社会责任的规范和指引 | 第31-32页 |
·明确《公司法》中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和内容 | 第31-32页 |
·完善《公司法》中的信息披露制度 | 第32页 |
·对有关其他立法的完善 | 第32-33页 |
·建立公益诉讼制度 | 第33-34页 |
·关于公司社区矫正制度的构想 | 第34-35页 |
5. 公司社会责任的类型化研究与公司治理 | 第35-39页 |
·职工董事制度 | 第35-36页 |
·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 | 第36页 |
·消费者董事制度 | 第36-37页 |
·环境保护董事制度 | 第37页 |
·小结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申请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