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论文--中华民国早期(1912~1919年)论文

民初农商部研究(1912-1916)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绪论第10-20页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第10-12页
 二、学术史简要回顾第12-15页
 三、主要资料与研究方法第15-17页
 四、创新与不足第17-20页
第一章 农商管理机构设置之历史沿革第20-70页
 第一节 清末商部创设前之农商管理机构概述第20-29页
  一、户部、工部、内务府第20-23页
  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南洋大臣、北洋大臣第23-26页
  三、商务局、农工商局第26-29页
 第二节 商部及其改组为农工商部第29-50页
  一、商部创设之酝酿第29-32页
  二、商部的设立及其机构设置第32-38页
  三、商部改组为农工商部第38-50页
 第三节 商部、农工商部主要活动评述第50-70页
  一、农业方面第50-54页
  二、工商业方面第54-60页
  三、路矿方面第60-64页
  四、对外贸易和交流方面第64-70页
第二章 民初农商部的设立第70-133页
 第一节 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第70-100页
  一、设立之历史根源第70-90页
  二、设立之社会基础第90-100页
 第二节 农林、工商部之成立第100-119页
  一、设立过程中之权力纠葛第100-108页
  二、农林、工商二部之筹建第108-119页
 第三节 农林、工商部合并为农商部第119-133页
  一、合并之缘由第120-123页
  二、具体之经过第123-128页
  三、简要之评价第128-133页
第三章 民初农商部之组织架构第133-242页
 第一节 官制第133-160页
  一、农林部官制第134-143页
  二、工商部官制第143-147页
  三、农商部官制第147-154页
  四、农商部分科治事制度的完善第154-157页
  五、地方行政机构的建置第157-160页
 第二节 人事第160-222页
  一、人事制度第161-176页
  二、主要人事赓续第176-193页
  三、关键人物及其施政理念第193-222页
 第三节 经费第222-242页
  一、民国元年(1912年)第222-225页
  二、民国二年(1913年)第225-227页
  三、民国三年(1914年)第227-231页
  四、民国四年(1915年)第231-232页
  五、民国五年(1916年)第232-242页
第四章 民初农商部的职权运作及其绩效第242-337页
 第一节 运作方式第242-282页
  一、行政方式第242-265页
  二、法律方式第265-279页
  三、协作方式第279-282页
 第二节 运作过程第282-322页
  一、制定实业政策第282-297页
  二、对农工商矿各业的管理第297-306页
  三、对农工商矿各业的调查研究和改良第306-313页
  四、组织召开两次重要的全国性实业会议第313-318页
  五、积极参与国际交流第318-322页
 第三节 绩效第322-337页
  一、农商部与民初农业的发展第323-331页
  二、农商部与民初工商矿业的发展第331-334页
  三、农商部与民初对外贸易的发展第334-337页
结语第337-340页
参考文献第340-358页
后记第358-360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360页

论文共3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下一篇: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