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2页 |
三、研究的现状 | 第12-16页 |
(一)认知风格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二)学习策略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课题研究概述及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一、认知风格的理论研究 | 第17-20页 |
(一)认知风格的概念 | 第17页 |
(二)场认知风格的内涵 | 第17页 |
(三)场认知风格的特点 | 第17-18页 |
(四)场认知风格对化学学习的影响 | 第18-20页 |
二、化学学习策略的理论研究 | 第20-23页 |
(一)化学学习策略的概述 | 第20页 |
(二)化学学习策略的构成 | 第20-22页 |
(三)认知风格对学习策略运用的影响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基于场认知风格的高中化学学习策略的实证研究 | 第23-38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23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23页 |
三、测量工具 | 第23-24页 |
四、场认知风格类型的划分 | 第24-25页 |
五、研究结果 | 第25-35页 |
(一)调查对象人口统计学信息 | 第25-27页 |
(二)信度分析 | 第27页 |
(三)主成分因子分析 | 第27-30页 |
(四)相关性分析 | 第30-31页 |
(五)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31-34页 |
(六)不同场认知风格对应学习策略的平均得分情况 | 第34-35页 |
(七)不同场认知风格的学生化学成绩的统计 | 第35页 |
六、讨论 | 第35-38页 |
(一)不同场认知风格的高中生性别差异的分析 | 第35-36页 |
(二)不同场认知风格对高中生化学成绩的影响 | 第36页 |
(三)不同场认知风格的高中生其化学学习策略的运用情况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基于高中生场认知风格的化学教学优化策略 | 第38-52页 |
一、针对场认知风格高中生的化学教学原则 | 第38-42页 |
(一)了解不同场认知风格学生差异性,因材施教 | 第38-40页 |
(二)注重对学生化学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培养 | 第40-42页 |
二、针对场认知风格高中生对应的策略训练 | 第42-47页 |
(一)转换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策略 | 第42-44页 |
(二)辅助学生自我评价,有针对性进行策略训练 | 第44-47页 |
三、基于不同场认知风格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 第47-52页 |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环节 | 第47-50页 |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 | 第50-5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52页 |
二、研究的创新 | 第52-53页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53页 |
四、研究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 | 第58-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