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19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智慧课堂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国内智慧课堂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外智慧课堂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基于电子书包的中学智慧课堂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研究方法及意义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4 研究路线及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1.4.1 研究路线 | 第17-18页 |
1.4.2 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中学地理智慧课堂构建的理论概述 | 第19-28页 |
2.1 地理智慧课堂的基本概念 | 第19-22页 |
2.1.1 智慧课堂 | 第19页 |
2.1.2 电子书包 | 第19-22页 |
2.2 地理智慧课堂构建的理论依据 | 第22-24页 |
2.2.1 多元智能理论 | 第22-23页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3页 |
2.2.3 泛在学习理论 | 第23-24页 |
2.3 基于电子书包的中学地理智慧课堂的认识 | 第24-28页 |
2.3.1 基于电子书包的地理智慧课堂概念界定 | 第24-25页 |
2.3.2 基于电子书包的地理智慧课堂的内涵 | 第25-26页 |
2.3.3 基于电子书包的地理智慧课堂的主要特点 | 第26-28页 |
第3章 广州市番禺区中学电子书包及学生互联网使用情况 | 第28-43页 |
3.1 广州市番禺区“研学后教”下的电子书包教学模式 | 第28-30页 |
3.2 广州市番禺区电子书包学生使用情况 | 第30-33页 |
3.3 广州市番禺区教师对电子书包的态度及使用的基本情况 | 第33-37页 |
3.4 广州市番禺区中学生互联网使用情况 | 第37-41页 |
3.5 借鉴反思 | 第41-43页 |
第4章 中学地理智慧课堂构建的原则与模式 | 第43-51页 |
4.1 中学地理智慧课堂的构建原则 | 第43-45页 |
4.1.1 分层教学原则 | 第43-44页 |
4.1.2 资料智能化整合原则 | 第44页 |
4.1.3 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 第44页 |
4.1.4 效益原则 | 第44-45页 |
4.2 中学地理智慧课堂的“三段式”模式 | 第45-49页 |
4.2.1 课前“启慧” | 第46-48页 |
4.2.2 课堂合作探究 | 第48-49页 |
4.2.3 课后个性化巩固拓展 | 第49页 |
4.3 中学地理智慧课堂实施的保障策略 | 第49-51页 |
第5章 中学地理智慧课堂“三段式”模式的应用设计 | 第51-64页 |
5.1 “三段式”模式在地理新授课中的应用设计 | 第51-57页 |
5.2 “三段式”模式在地理复习课的应用设计 | 第57-64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64-6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4-65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5-67页 |
6.2.1 研究不足之处 | 第65-66页 |
6.2.2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附录 | 第70-76页 |
附录1 :关于电子书包的调查问卷(学生) | 第70-72页 |
附录2 :关于电子书包的调查问卷(教师) | 第72-74页 |
附录3 :中学生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