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1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9页 |
1.1.2 中国国有企业企业家被忽视的事实与原因 | 第9-11页 |
1.2 本文中拟解决的问题与创新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本文理论框架 | 第13-23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2.1.1 国外学者的研究 | 第13-15页 |
2.1.2 国内学者的研究 | 第15-1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2.1 马克思主义中的企业家才能理论 | 第18-19页 |
2.2.2 熊彼特的企业家创新理论 | 第19页 |
2.2.3 奥地利学派的企业家精神理论 | 第19-20页 |
2.3 本文理论框架 | 第20-23页 |
第三章 企业家创新与企业创新的联系 | 第23-29页 |
3.1 企业家对于要素组合的作用 | 第23-24页 |
3.2 企业家对于要素本身的选择 | 第24-25页 |
3.3 企业家对于企业管理机制的优化 | 第25-29页 |
第四章 国有企业企业家创新的现状分析 | 第29-32页 |
4.1 国有企业企业家的利己主义现象 | 第29-30页 |
4.2 国有企业领先性创新少、跟随性创新多 | 第30-31页 |
4.3 国有企业很多处于难以创新的行业 | 第31-32页 |
第五章 国有企业企业家创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32-39页 |
5.1 变量的选择 | 第32-34页 |
5.2 模型的建立与回归结果分析 | 第34-39页 |
第六章 国有企业企业家创新的优劣势分析 | 第39-46页 |
6.1 国有企业没有充分利用自身在创新方面的优势 | 第39-41页 |
6.2 国有企业企业家创新的劣势较大 | 第41-46页 |
6.2.1 国有企业家的官员身份给创新带来的不良影响 | 第42-43页 |
6.2.2 国有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下降 | 第43页 |
6.2.3 国有企业对于企业家创新方面的激励不足 | 第43-44页 |
6.2.4 国有企业缺乏宽容失败的体制和制度 | 第44-4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