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中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湖北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发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13-21页
    (一) 研究缘起及意义第13-14页
        1. 研究缘起第13页
        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二) 文献综述第14-18页
        1. 国外素质教育研究第14页
        2. 国内素质教育研究第14-18页
    (三) 研究目的和方法第18-19页
        1. 研究目的第18-19页
        2. 研究方法第19页
    (四) 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9-21页
        1.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9-20页
        2. 论文的不足之处第20-21页
二、素质教育的理论概述第21-26页
    (一) 素质教育基本内涵第21-23页
        1. 素质的概念第21页
        2. 素质教育的概念及特点第21-23页
        3.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第23页
    (二) 素质教育的思想渊源第23-26页
三、湖北省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分析第26-48页
    (一) 湖北省中小学教育的简要回顾第27-29页
        1. 湖北省教育的发展阶段第27页
        2. 湖北省中小学素质教育萌芽的时代背景第27-28页
        3. 湖北省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前期酝酿第28-29页
    (二) 湖北省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第29-44页
        1. 酝酿探索阶段:湖北省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确立(1985年-1997年)第29-33页
        2. 全面深化阶段:湖北省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推进(1997年-2005年)第33-37页
        3. 持续创新阶段:湖北省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2005年至今)第37-44页
    (三) 湖北省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特点第44-48页
        1. 素质教育推进方式由单一转变为多元第44-45页
        2. 素质教育改革由宏观转变为微观第45-46页
        3. 素质教育体制改革保障措施实现由抽象转变为具体第46-48页
四、湖北省中小学素质教育面临困境与原因分析第48-54页
    (一) 湖北省中小学素质教育面临的困境第48-50页
        1. 素质教育研究“理论欠缺”第48-49页
        2. 素质教育实施“流于形式”第49-50页
    (二) 湖北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困境的原因第50-54页
        1. 素质教育理论凌驾实践之上并与实践脱轨第50-51页
        2. 功利化教育追求对素质教育实践产生冲击第51页
        3. 应试化的评价体系对素质教育产生阻碍第51-52页
        4. 湖北经济发展不充分束缚素质教育推行第52-54页
五、推进湖北省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对策思考第54-64页
    (一) 湖北省中小学素质教育理论之完善第54-56页
        1. 基于马克思全面发展理论之正确教育观念的形成第54-55页
        2.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旨向的素质教育之教学课程改革第55-56页
    (二) 湖北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之塑造第56-59页
        1. 思而后行:理论研究者建构理论与实践过渡的桥梁第56-57页
        2. 行而思辨:教育实践者“理解”中的“实践融合”第57-58页
        3. 思行互成:理论者与实践者形成对话、反思共同体第58-59页
    (三) 素质教育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之匹配第59-64页
        1. 保持内生动力:素质教育内部因素之协调发展第59-60页
        2. 形成外部推力:素质教育外部因素之配套执行第60-62页
        3. 组成内外合力:素质教育内外因素之平衡推动第62-64页
结语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湖北省体育高考制度变迁研究
下一篇:学科融通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