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驾驶仿真的多源模糊出行信息作用机理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出行信息研究概况 | 第13-17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面向出行信息源的信息行为特征 | 第20-35页 |
2.1 出行信息环境特征分析 | 第20-22页 |
2.2 驾驶员出行信息行为分析 | 第22-24页 |
2.2.1 信息行为 | 第22-23页 |
2.2.2 面向信息源的信息行为 | 第23-24页 |
2.3 出行信息行为特征调查 | 第24-25页 |
2.3.1 调查方案 | 第24页 |
2.3.2 调查项目 | 第24-25页 |
2.3.3 数据预处理 | 第25页 |
2.4 出行信息行为特征分析 | 第25-34页 |
2.4.1 最常用出行信息源分析 | 第25-26页 |
2.4.2 个性化信息服务支付意愿分析 | 第26页 |
2.4.3 车载导航系统信息行为分析 | 第26-32页 |
2.4.4 交通广播与手机APP信息行为分析 | 第32-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基于驾驶模拟系统的出行信息作用机理试验 | 第35-49页 |
3.1 试验目的 | 第35-36页 |
3.2 试验设备 | 第36-38页 |
3.2.1 试验平台简介 | 第36页 |
3.2.2 KMRTS驾驶模拟系统平台 | 第36-37页 |
3.2.3 KMRTS系统工作原理 | 第37-38页 |
3.3 试验对象 | 第38页 |
3.4 试验场景构建 | 第38-43页 |
3.4.1 基础路网设计 | 第39-40页 |
3.4.2 动态交通流设计 | 第40-43页 |
3.4.3 动态信息设计 | 第43页 |
3.5 试验设计 | 第43-46页 |
3.5.1 试验假设 | 第43-44页 |
3.5.2 试验方法 | 第44页 |
3.5.3 试验内容 | 第44页 |
3.5.4 试验要求 | 第44-45页 |
3.5.5 试验场景修正 | 第45-46页 |
3.6 试验实施 | 第46-47页 |
3.6.1 试验前准备 | 第46页 |
3.6.2 受试驾驶员 | 第46-47页 |
3.6.3 试验步骤 | 第47页 |
3.7 试验数据收集 | 第47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基于行程时间预测的路径选择行为特征 | 第49-61页 |
4.1 出行决策行为分析 | 第50-51页 |
4.2 行程时间预测内涵 | 第51-53页 |
4.3 基于行程时间预测的路径选择模式 | 第53-54页 |
4.3.1 变量定义 | 第53页 |
4.3.2 路径选择模式 | 第53-54页 |
4.4 基于出行经验的路径选择行为分析 | 第54-55页 |
4.5 出行信息环境下路径选择行为分析 | 第55-60页 |
4.5.1 行程时间预测影响的概念模型 | 第55-56页 |
4.5.2 出行信息环境对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 | 第56-6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驾驶员出行信息认知负荷 | 第61-86页 |
5.1 出行信息认知过程 | 第61-62页 |
5.2 认知负荷理论 | 第62-64页 |
5.2.1 认知负荷理论基础 | 第62页 |
5.2.2 认知负荷的结构与分级 | 第62-64页 |
5.3 ATIS环境下认知负荷影响因素 | 第64-67页 |
5.3.1 个体特征对信息认知负荷的影响 | 第64-65页 |
5.3.2 任务特征对信息认知负荷的影响 | 第65-67页 |
5.4 ATIS环境下认知负荷形成机理 | 第67页 |
5.5 ATIS环境下认知负荷测量 | 第67-84页 |
5.5.1 出行信息认知负荷测量方法 | 第67-69页 |
5.5.2 认知负荷主观评价测量概述 | 第69-72页 |
5.5.3 多源模糊信息环境下认知负荷测量 | 第72-81页 |
5.5.4 出行信息认知对驾驶操作的影响 | 第81-84页 |
5.6 基于认知负荷的ATIS优化对策 | 第84-85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第86页 |
6.2 论文研究创新点 | 第86-87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100页 |
附录A | 第100-101页 |
附录B | 第101-103页 |
附录C | 第103-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