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水面机器人自主回收AUV装置结构设计及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27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6页
        1.2.1 水面无人艇的发展现状第14-21页
        1.2.2 水下机器人的回收技术发展现状第21-26页
    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6-27页
第2章 便携式AUV回收系统总体设计第27-34页
    2.1 引言第27页
    2.2 便携式AUV回收系统的载体USV设计第27-29页
        2.2.1 USV总体设计第27-29页
        2.2.2 USV结构设计第29页
    2.3 便携式AUV的介绍第29-30页
    2.4 回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第30-33页
        2.4.1 便携式AUV回收系统组成第31页
        2.4.2 便携式AUV回收流程研究第31-33页
    2.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回收系统中机械臂的研究第34-48页
    3.1 引言第34页
    3.2 机械臂的技术要求第34-35页
    3.3 机械臂关节类型与驱动方式分析第35-37页
        3.3.1 机械臂的坐标形式第35-36页
        3.3.2 机械臂驱动方式的选择第36-37页
    3.4 机械臂自由度数目的确定与分配第37-38页
    3.5 机械臂材料分析及选择第38-39页
    3.6 机械臂连杆的优化设计第39-47页
        3.6.1 机械臂连杆截面形状的影响第40-43页
        3.6.2 机械臂连杆弯曲程度对变形的影响第43-47页
    3.7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回收系统机械臂的运动学分析第48-56页
    4.1 引言第48页
    4.2 机械臂运动学模型的建立第48-55页
        4.2.1 机械臂坐标系建立第48-49页
        4.2.2 机械臂正向运动学分析及建模第49-51页
        4.2.3 机械臂的作业空间第51-52页
        4.2.4 机械臂逆向运动学分析及建模第52-55页
    4.3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5章 水下对接回收装置的总体设计及结构优化第56-71页
    5.1 引言第56页
    5.2 水下对接回收装置的总体设计第56-58页
    5.3 水下回收对接过程动力学模型的构建第58-61页
        5.3.1 基于ADAMS的动力学分析第58页
        5.3.2 AUV水动力建模第58-60页
        5.3.3 碰撞力模型第60-61页
    5.4 对接过程动力学仿真分析第61-70页
        5.4.1 碰撞力分析第63页
        5.4.2 导向罩开角大小对于碰撞力大小和对接时间的影响第63-64页
        5.4.3 导向罩曲线的改进第64-70页
    5.5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结论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连杆欠驱动攀爬机器人抱持稳定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栅格细胞的高维空间函数拟合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