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人工智能理论论文--人工神经网络与计算论文

基于栅格细胞的高维空间函数拟合算法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符号说明第9-15页
第1章 绪论第15-25页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页
        1.1.1 理论研究第15页
        1.1.2 实际应用第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5-22页
        1.2.1 各国先后启动人类脑计划第15-16页
        1.2.2 空间记忆机制有关细胞的发现第16-19页
        1.2.3 栅格细胞的核函数的数学模型第19页
        1.2.4 其他有关函数拟合的神经网络第19-20页
        1.2.5 强化学习算法研究现状第20-22页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22页
        1.3.1 研究目标第22页
        1.3.2 研究内容第22页
    1.4 本文主要内容安排第22-25页
第2章 栅格细胞神经网络的建立第25-41页
    2.1 人工神经网络基础知识第25-33页
        2.1.1 生物神经细胞模型第25-26页
        2.1.2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第26-31页
        2.1.3 Hebbian学习第31-33页
    2.2 RBF神经网络模型第33-35页
        2.2.1 RBF神经网络的定义第33-34页
        2.2.2 RBF神经网络结构第34-35页
    2.3 栅格细胞神经网络模型第35-40页
        2.3.1 栅格细胞神经网络模型的设计第35-39页
        2.3.2 栅格细胞神经网络的训练第39-40页
    2.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3章 三维空间函数的拟合结果第41-76页
    3.1 普通三维空间函数的拟合结果第41-57页
        3.1.1 目标函数样本参数设置第41-42页
        3.1.2 栅格细胞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参数设置第42-43页
        3.1.3 栅格细胞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拟合结果比较第43-57页
    3.2 CEC-2013中三维函数的拟合结果第57-75页
        3.2.1 CEC-2013中函数1的拟合结果第57-60页
        3.2.2 CEC-2013中函数11的拟合结果第60-65页
        3.2.3 CEC-2013中函数13的拟合结果第65-70页
        3.2.4 CEC-2013中函数19的拟合结果第70-75页
    3.3 本章小节第75-76页
第4章 高维空间函数拟合办法及结果第76-83页
    4.1 随机映射基础理论知识第76-78页
    4.2 随机映射和栅格细胞神经网络的结合第78页
    4.3 高维函数的拟合结果与比较第78-82页
        4.3.1 高维目标函数第78-79页
        4.3.2 拟合结果和比较第79-82页
    4.4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5章 栅格细胞神经网络与强化学习的结合第83-99页
    5.1 强化学习的介绍第83-87页
        5.1.1 强化学习第83-86页
        5.1.2 强化学习的四个主要子要素第86-87页
    5.2 强化学习算法简介第87-91页
        5.2.1 基本的强化学习模型第87-88页
        5.2.2 最优化准则第88-90页
        5.2.3 强化学习过程示意图第90-91页
    5.3 Q-Learning算法简介第91-92页
    5.4 栅格细胞神经网络和Q-Learning的结合第92-94页
    5.5 GQL和RQL对路径规划问题的结果比较第94-98页
    5.6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结论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第105-106页
致谢第106-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面机器人自主回收AUV装置结构设计及研究
下一篇:面向SOA蜜罐系统的数据捕获与分析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