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引言 | 第9-16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1.研究目的 | 第10页 |
2.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国外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2.国内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6-24页 |
(一)翻转课堂的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二)中职翻转课堂的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三)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8-19页 |
2.掌握学习理论 | 第19页 |
3.混合式学习理论 | 第19-20页 |
(四)传统课堂教学设计的局限性 | 第20页 |
(五)中职引入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第20-24页 |
1.中职学校教学现状 | 第20-21页 |
2.翻转课堂实施的可行性 | 第21-22页 |
3.中职实施翻转课堂的必要性 | 第22-24页 |
三、中职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 第24-32页 |
(一)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特点 | 第24-25页 |
1.以学生为主体 | 第24页 |
2.精心设计问题 | 第24页 |
3.分层教学 | 第24-25页 |
4.课堂反馈具有针对性 | 第25页 |
(二)教学前端分析 | 第25-26页 |
1.学生特征分析 | 第25页 |
2.教学内容分析 | 第25页 |
3.教学目标分析 | 第25-26页 |
4.学习资源分析 | 第26页 |
(三)学习资源设计 | 第26页 |
(四)教学活动设计 | 第26-28页 |
1.自主学习活动设计 | 第27页 |
2.诊断自学情况,确定问题 | 第27页 |
3.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 第27-28页 |
4.课堂讲授 | 第28页 |
(五)学习过程设计 | 第28-31页 |
1.准备阶段 | 第29-30页 |
2.课中自主学习、交流组织阶段 | 第30-31页 |
3.课后教学反思 | 第31页 |
(六)学习评价设计 | 第31-32页 |
四、中职翻转课堂实践案例 | 第32-51页 |
(一)教学实践概述 | 第32页 |
(二)操作知识“Word图文混排”翻转课堂应用案例 | 第32-37页 |
1.教学设计 | 第32-35页 |
2.教学实践 | 第35-37页 |
(三)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中职课堂教学的应用效果分析 | 第37-48页 |
1.翻转课堂模式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分析 | 第37-39页 |
2.学生的能力情况分析 | 第39-40页 |
3.课堂学习情况的观察分析 | 第40-41页 |
4.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 | 第41-48页 |
(四)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总结 | 第48-51页 |
1.翻转课堂在中职教学中的作用 | 第49页 |
2.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存在的不足与建议 | 第49-51页 |
五、总结与展望 | 第51-54页 |
(一)研究总结 | 第51-52页 |
1.翻转课堂在中职学校课堂教学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 第51页 |
2.中职学校应用翻转课堂教学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教学观念的转变 | 第51-52页 |
3.中职学校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 第52页 |
4.应用翻转课堂教学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 第52页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52-53页 |
1.实验应用结果存在局限性 | 第52页 |
2.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需要提高 | 第52-53页 |
3.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需要加强 | 第53页 |
(三)研究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1 | 第56-57页 |
附录2 | 第57-59页 |
附录3 | 第59-60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及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